“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这一全新表述,对南昌来说,无疑是又一次擂鼓催征。12月5日,《南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南昌作为江西省省会,城市定位再升级,功能更强、分量更重。
放眼未来,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对南昌有哪些影响?本报特邀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卢小祁进行解读。
文/伦艺菲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李巧
城市定位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通过梳理对比可以发现,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中,南昌拥有3个头衔——“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其中,相比《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新增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这一定位。
交通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支撑,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作用。南昌地处长江横轴与京九发展轴交会处,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
在卢小祁看来,把“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这一定位赋予南昌,是深入实施省会引领战略的需要,是引领全省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善作为的现实需要,是建设高水平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需要。“南昌作为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要求南昌更好地发挥区位优势,来支撑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的立体交通体系对于拓展江西交通运输格局、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加快对接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南昌作为江西的省会城市,提升南昌在全国的交通枢纽地位,能更好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交通运输保障,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卢小祁说。
卢小祁提出,南昌作为省会城市,是江西的核心和龙头,也是协调全省经济发展的总引擎。将南昌打造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不仅能为南昌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还将助力南昌释放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此外,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是全国第三个、中部首个国家级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也是江西省第二个覆盖全省范围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国家战略,南昌作为江西的四大开放门户之一,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可以更好地降低南昌全社会物流费用,支持南昌产品走出去,提升承接境内外产业集群转移能力,引领全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发展方向
“发挥区域先进制造业基地等功能”
在功能定位方面,新一轮规划开篇提出,要“发挥区域先进制造业基地等功能”这一发展方向。卢小祁认为,南昌应聚焦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集聚区,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水平。
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链,不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传统产业附加值。加快推动制造业企业“触网上云用数赋智”,探索形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南昌模式”。
鼓励品牌制造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鼓励企业通过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分销中心、海外仓、展示中心等形式,构建跨境产业链,发展贸易新业态,提升国际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鼓励优势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建厂、承揽工程及参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积极推动南昌优势产业输出,促进优势产业境外集聚发展。
在优化格局方面,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提出,“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的城镇体系,提升中心城区服务能级,推动江西赣江新区(南昌部分)与中心城区城市功能互补,强化市域城镇间的协调联动。”
卢小祁建议,强化南昌都市圈内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合作,持续推进南昌都市圈内公共服务同城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优势资源互通互补、共建共享。建成适度超前、现代化、立体式的省会中心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城市轻轨、公交等基础设施向周边的丰城、樟树、高安、奉新、靖安县、余干县等县(市)覆盖。加快建设都市圈内数字化功能平台,推进圈内公共资源信息共享,畅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保等公共服务向周边地区延伸的渠道,扩大南昌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区位优势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率先获批复
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是南昌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对南昌市国土空间作出的全局安排,是南昌全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
今年以来,国务院陆续批复了重庆、天津、南京、广州、深圳、成都、杭州、沈阳、大连、济南、青岛、南宁、宁波、秦皇岛、海口、南昌、兰州、呼和浩特这18个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分别赋予了不同的城市定位。
目前,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南昌率先获批2035版城市总体规划,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一区位优势?
卢小祁认为,一方面,应利用好区位优势,持续畅通对外开放合作通道,降低产品走出去的物流成本,夯实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利用好南昌的文化、生态等资源优势,打造宜居城市。例如,加大力度改善城中村居住环境,补充完善其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水、电、气、热、信等各类老化管线改造工作,增设养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有效改善老旧小区居民的居住条件,提升南昌市民的幸福指数;以一流的环境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来昌创新创业,提升南昌城市发展活力和吸引力。
同时,不断完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规划布局。在各工业园区、开发区积极引入更多的高端产业项目,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资源要素聚集,合理布局生产性服务业和文体科创类项目,强化各类生活设施配套,满足产业工人生活需求,实现产城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