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接近尾声。这一年,我省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效如何?下一步该怎么干?将如何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12月9日至10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现场交流会在吉安举行。会议总结成绩、交流经验,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文/陶钦仪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许佳慧 图/柳菁
会议现场
今年成效如何?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把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摆在突出位置,以营商环境之“优”促民营经济发展之“进”,取得了积极成效。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省民间投资意愿和能力不断恢复,分别增长3.6%、较上半年提高1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对税收、进出口、经营主体数贡献率分别达66.4%、70.5%、98.7%。截至10月底,全省营商环境企业调查满意度稳定在90%以上。
狠抓突出问题整治,市场竞争更为有序。主动融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大力整治变相抬高民营企业准入门槛、不公平对待民营企业等问题,推动民营企业平等合规参与市场竞争。今年以来,纠治9起违反市场准入制度的行为,12起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和工程建筑等领域干预市场竞争行为,修改调整42件不符合公平竞争审查的政策文件。
持续实施对标提升,投资兴业更加便利。完成企业信息变更、注销登记等事项“一件事”改革,办理时限精简70%;积极推进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改革,办理环节由原来的14个精简为3个,压减率超70%。坚定不移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项目并联审批率、联合验收率分别达89.09%、91.98%。出台深化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意见、加强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指导意见、建设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30条”等政策措施,进出口通关效率保持全国前列、中部第一。
推行公平公正监管,法治保障更加有力。一方面,全力提升监管质效。落实“企业安静期”制度,低风险经营主体“无事不扰”率达98.43%;推广“轻微免罚”“首违不罚”,今年以来全省共免予或减轻、从轻行政处罚案件36.99万件。另一方面,全力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共协调解决涉企突出纠纷问题142个、维护权益金额达2.8亿元;对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省级层面共化解拖欠账款问题551个,金额7.5亿元。
深入推进惠企帮扶,服务企业更具实效。第一时间出台支持政策,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全省累计发放补贴资金约27.45亿元;开展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全省新增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1906家。截至10月末,全省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73万亿元、贷款户数282.36万户,分别比2023年末增加1098.5亿元、增加11.23万户。建设“5+2就业之家”1.2万个,制定支持重点民营企业人才用工“一企一策”方案,落实降低社保费率、稳岗返还等政策,今年共减轻企业失业保险费负担12.46亿元。
下一步该怎么干?
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也是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下一步,如何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会议明确了思路举措:聚焦法治、市场、政务、开放、人文五大环境,持续改革攻坚,提升服务质效,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营造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紧跟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研究制定我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大力推行“综合查一次”“监管一件事”,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严肃查处选择性执法、趋利性执法等行为。持续深化“新官不理旧账”、项目工程款拖欠、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大投诉办理力度,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研究出台我省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围绕交通、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立我省民间投资“一库三清单”,定期向社会资本推介一批重点项目,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金融机构制定民营企业专项信贷计划,落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差别化容忍政策。
——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打造“赣企通”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扩大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场景应用,建设“赣通码”江西特色应用场景,让更多便民利企事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推广建设“企业之家”,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产业全链条,整合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和市场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政策、人才、金融、科创等增值化服务,持续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营造更高水平的开放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优化首谈通报制度,建立提级报备机制;鼓励推进链式招商、资本招商、“飞地”招商等招商新模式,优化招商引资项目服务。降低物流成本,制定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重点任务清单,引导大宗货物运输“公转水”“公转铁”,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千方百计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营造包容创新的人文环境。支持民营企业组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参与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推动大型科研仪器向民营企业提供开放共享服务;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健全适应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分类支持体系。分产业、分类别出台专项人才政策,优化完善人才住房、医疗、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配套支持政策;持续推进人才分类评价,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