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铃汽车产品研发总院新能源新动力仿真&NVH总监曾小春的产业初心
2024年9月6日,江西省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南昌召开,由江铃汽车产品研发总院新能源新动力仿真&NVH总监曾小春团队主导的《高效高可靠低噪声轻型车用动力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近8年来江铃主导的项目首次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2023年南昌市“十大青年科技英才”榜单中,曾小春作为唯一的女性获得该项荣誉。
进入江铃汽车22年来,曾小春在技术创新攻克难题、党建引领凝聚团队、人文关怀激励成员等方面不懈努力,为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赋予更多能量与动力。
技术创新
攻克“卡脖子”问题
科研团队是激发科研创新、助推学科发展的核心力量。
曾小春和她的团队可以说见证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蹒跚学步、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到自主自立、核心技术可控的变化。
在20多年前,动力总成项目多依赖国际顶级咨询公司,自主研发薄弱且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当时,我就下定决心要自主打造动力总成数字化设计平台,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控。”曾小春回忆,在企业的全力支持下,她带领团队深入钻研CAE理论知识,历经10余年,成功创建了涵盖智能设计导航、软件工具包等多要素的动力总成数字化设计平台,弥补商业软件不足,构建数字分析单元,为正向开发筑牢根基。
动力总成NVH系统匹配及扭振控制,向来是行业棘手难题,涉及众多零部件的精细选型与匹配开发,从发动机到驱动桥等部件,参数需精确计算且要经实车数月调校验证,以前相关仿真和调校能力被行业垄断,费用高昂。“我和团队想将前端、中部、末端不同环节工程师整合为一,构建NVH高效闭环管控体系,建立完备匹配开发流程,这样就能具备完整自主匹配开发能力,全面承担重点车型及混动项目。”曾小春说。
正是凭借着这股勇于突破困境、大胆创新的劲头,曾小春团队在面对新挑战时也毫不畏惧。
随着公司新能源汽车项目越来越多,多合一电驱动桥虽然具有高集成、高效率、轻量化等特点,但也带来了NVH控制难题。全新的产品、全新的领域,没有过往项目经验可循,如何迎接创新挑战?
按照“激励源—传递路径—响应—控制”的正向开发思路,曾小春和她的团队一起画出了“鱼骨图”,对影响NVH的几十项因子分析排查并锁定根本原因。为了测试和验证不同的优化方案,他们通过多次驾评,终于赶在节点前将问题优化到位,满足了投产要求。
问题的解决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通过此次问题优化,曾小春带领团队搭建出CAE和NVH管控体系,并编制出《电驱动桥啸叫调校流程》,与设计团队更新了电驱动桥的B图、P图、DFMEA等,积累了电驱动桥中电机与齿轮匹配设计经验,为后续新能源车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帮带”
凝聚团队奋进之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江铃汽车的NVH中心,是曾小春及其团队的“主战场”。
“我们看下问题点在哪里”“这个背景噪声怎么这么大?没有突出发动机的优势。听下声音不怎么好听”“这个是什么工况?从低速到高速”……在发动机NVH台架实验室,身着蓝色工装服的曾小春常与同事忙碌于即将上市发动机的测试工作,从问题探寻到数据分析,再到优化方案的研讨,这样的工作状态,她已坚守22载。
她的一言一行深刻地影响和带动了团队成员。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呼伦贝尔,团队成员赵之升在冰天雪地中奋战一个星期,充分利用早晨7点和晚上10点的低温试验环境,开展一系列NVH验证工作,确保验证工况全面覆盖。在公司发动机消声室内,团队成员王毅、余达、黄锋、肖鹏、廖伟、李传等为攻克新一代皮卡生产过程中的NVH难题,主动思考,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彻底解决异响问题,经常自发加班至深夜……
曾小春深知团队进步才能推动行业发展的道理,为此她打造了“江铃芯动力”党建品牌。曾小春告诉记者:“党支部积极构建传承体系,老中青工匠携手联动,以老带新,师徒结对多达45对,通过经验分享的方式,让核心技艺得以延续传承,为团队发展筑牢根基。”
“她为我们创造了广阔的学习和成长舞台,她的管理富有温度和前瞻性。她建立了模块员工联系卡,清楚员工的生日,家住哪里,家里是否有困难等。”团队成员王功成表示,“曾小春常常把‘大家只有拥有了愉悦的心情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才能有更多精力、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这句话挂在嘴上,让团队的氛围越来越好,大家工作起来干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