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人才政策,好几名弋阳腔演员被评上人才,享受到生活补助和免费体检福利。大家的干劲更足了,对传承弋阳腔也更有信心了。”近日,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主任杨康高兴地说。弋阳腔是“高腔鼻祖”,与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并称为中国明代“四大声腔”,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近年来,弋阳县高度重视弋阳腔的传承和发展,抓好人才保障这个根本,从人才的引进培育、考核评价和政策激励等方面,夯实弋阳腔保护传承基础。
量体裁衣、不唯学历论,积极开展人才政策机制改革。弋阳县破除原先人才政策中的唯学历论,创新评价方式、健全评价标准、加强管理服务,建立符合舞台艺术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该县出台《弋阳县人才激励政策(试行)》等政策文件,明确弋阳腔传承人才可申报认定为上饶市第六类人才,及时兑现生活津贴等人才政策。对急需引进的高层次、短缺专业人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可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弋阳腔的传承发展工作。
法治护航、强化激励,充分调动弋阳腔传承人积极性。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去年9月批准的全省首部地方戏曲保护法规——《上饶市弋阳腔保护传承条例》明确:市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对弋阳腔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予以倾斜;国有弋阳腔院团对高层次人才、关键岗位人员、业务骨干或者紧缺急需人才,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等分配方式。这一规定为提高演职人员收入提供了法律依据,从而大大调动了演职人员的积极性。“唱了十几年的弋阳腔,看到《条例》出台后心里既自豪又感动,今后一定要和大家一起,更努力地把弋阳腔传承好。”弋阳腔演员魏武华说。
健全机制、多措并举,助力弋阳腔技艺传承后继有人。弋阳县建立健全技艺传承体系,支持专业人才积极开展传承、传播活动,通过师徒传承、学校教育等方式,培养新一代弋阳腔艺人。通过柔性引才,引进5名戏曲名家到弋阳,现场指导30余部传统剧目复排,与演员结对“传帮带”,不断提升弋阳腔舞台艺术。当地还对弋阳腔传承人开展集中培养,先后组织10余人参加中国戏曲学院为期三个月的脱产进修,并鼓励弋阳腔艺人参加各类戏曲比赛和交流活动。组织专家为学生谱写《悯农》等弋阳腔唱段,启动龟峰夜游弋阳腔驻场演出,全力推动弋阳腔进校园、进景区,去年以来在本地及周边县市开展演出12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