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钦
“你看,这边的走线可以再紧密一些。”2024年12月20日,崇仁县特殊教育学校缝纫教室内,吴君梅正在耐心指导小燕(化名)缝制帽子。午后的阳光温暖而清澈,透过窗户洒在小燕专注的脸庞上。伴随着一阵阵“哒哒哒”的缝纫声,一顶简约又时尚的帆布遮阳帽就做好了。吴君梅向小燕竖起大拇指,“你真棒!”小燕低下头,腼腆地笑了。
吴君梅是崇仁县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教师,今年是她从教的第31年。31年,不仅仅是光阴的流逝,更是那份热爱、坚守、不忘初心的见证。
1989年,吴君梅考上师范学校。当时的她面临着两个选择:进入崇仁师范普师班就读,或者到省城去读南昌幼儿师范学校特教专业。年仅16岁的吴君梅还不太了解特教专业,中学校长告诉她:“学特教专业就是毕业后回来教聋哑学生。”霎时,吴君梅想到自己儿时的小伙伴美美(化名),她是一个聋哑姑娘,经常和吴君梅一起抓石子、跳绳、踢毽子,她们俩是最有默契的玩伴。遗憾的是,因为听不到声音,说不出话,美美失去了上学的机会。想到这里,吴君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南昌幼儿师范学校特教专业。“美美很漂亮,她的笑容很灿烂,特别有感染力。”吴君梅说,当时就希望自己学成以后回到家乡,可以帮助像美美一样的孩子重拾灿烂的笑容。
毕业后,吴君梅被分配到崇仁县巴山镇第二小学,担任特教班老师。第一天走进教室,吴君梅忐忑不安,问题也如约而至:班上15个学生年龄分布不均,小的只有7岁,大的有16岁;学生们或胆怯或焦躁,有的甚至生活自理困难、对于课堂纪律都没有清楚的认知。仅仅让学生们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吴君梅和同事们就花了一个多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一遍遍地教导,一遍遍地叮嘱,孩子们和家长们感受到了吴君梅的慈爱和耐心,对她格外信任和依恋。
让吴君梅困扰的是,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总有一些大人小孩在她身后窃窃私语,“你们看,那个就是哑巴子老师”,甚至有些家人朋友劝她改行。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几次想打退堂鼓。1999年9月,吴君梅被下派到原桃源乡简桥小学担任数学老师,两年后,又回到巴山镇第二小学特教班。
“同学们,我回来啦,老师想你们啦。”吴君梅笑着用手势向学生们说。
“老师——我们也——想你了,回来——真好……”学生们激动得双手竖起大拇指,缓慢表达,外向一点的学生直接冲到讲台抱住吴君梅。望着学生们热情而温暖的笑容,吴君梅激动得热泪盈眶。
几天后,教导主任把吴君梅喊到办公室,“吴老师,学校师资紧张,你可以兼任普通班级的课程吗?”吴君梅想起这两年在乡村教普通学生更容易些,也可以避免闲言碎语,她提出希望不带特教班。话刚出口,前两天那一个个“热情而温暖的笑容”猛然撞进脑海。没等教导处主任回话,她便反悔了。“我决定了!我要一心一意带好特教班。”她眼眶湿润,声音坚定。
2018年,巴山镇第二小学特教班被独立出来,命名为崇仁县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不同,我们除了教授孩子们基础文化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生存技能。”吴君梅介绍,学校还有针对性地开设了缝纫、工艺、美术、烘焙、劳动等课程。通过细水长流式的培养,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有的在机电厂当技术员,有的在服装厂做缝纫工,有的在社区做家政……一个个亮光汇成一片光明,吴君梅以她的真爱浇灌出希望之花。
“这是小可(化名),去年考上大学后特地带着通知书来家里和我分享喜悦。”“你看下排右二的这个笑得最灿烂的女孩子,不仅有如意的工作,还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儿,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采访结束时,吴君梅向笔者分享手机里学生们的照片。
“看到孩子们在各自的人生中散发着自己独特的光,绽放出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这也是支撑我继续前行的力量。”吴君梅的眼角泛起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