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政务服务忙。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今年1月以来,我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在服务流程、服务质量、信息化建设上持续发力,立足服务细节,提升服务水平,让便民服务更实在。
智能办理无须排队
“真方便,现在都不用取号排队了……”1月15日上午,市民熊慧在南昌市政务服务中心三楼的医保专厅服务窗口办理慢性病申请业务,工作人员引导其在自助服务一体机上操作,不一会儿就成功办理了这项业务。“以前这些手续都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在自助机上就能自助完成,省时又省心。”熊慧感叹道。
在南昌市政务服务中心三楼的医保专厅内,一排排自助服务终端机整齐排列,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手机碰一碰,一触即办”政务服务新模式。在大厅内,记者看到年轻人徐毅正用手机NFC功能触碰“碰一下”台卡线圈。瞬间,手机屏幕上弹出了政务服务界面。他熟练地操作着手机,完成了线上取号和社保缴费。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省时又省力。“这种新模式真是太方便了,以后办事再也不用排队等待,真是太棒了!”徐毅说。
“目前‘手机碰一碰,一触即办’政务服务模式已广泛应用于医保、社保等多个领域。”市政数局政务服务管理科科长朱贤告诉记者,如今在社保窗口,市民通过“碰一碰”可以快速完成社保缴费;在医保窗口,“碰一下”就可参保缴费;在综合窗口,“碰一下”就可以调取电子证照,免证办理。这种全覆盖的服务模式,让企业和群众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15分钟政务圈”便捷暖民心
踏入董家窑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大厅和整齐划一的服务窗口。这里虽然面积不大,但功能一应俱全,涵盖了卫健、社保、住房保障、民政等多项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业务。
记者观察发现,中心内设有清晰的导览图和指示牌,即便是第一次前来的居民也能迅速找到所需的服务窗口。“您先打开‘赣服通’App人社专区,这样更快。”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需要办理居民养老保险手续的老人徐保根点开手机上的应用程序,进入办理业务界面,接着输入姓名、身份证号,扫脸认证后,提交业务申请。
“本以为要带身份证、户口簿、证件照来填写表格。”徐保根说。对此,窗口工作人员解释说:“材料还是那么多,但现在都是电子证照和电子表单,办理起来又快又方便。”随后,徐保根告诉记者,以前办理这些手续需要跑到很远的区政务服务中心,不仅路途遥远,而且还需要排队等待。
“得益于‘15分钟政务圈’的建设,居民们只需步行15分钟即可到达这里,享受‘一站式’服务。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措施,中心已经实现了大部分业务的即时办理和线上预约,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董家窑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廖新宇说。
对于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就能办理居民养老保险手续,而且工作人员态度特别好,徐保根表示很满意。
服务“接地气”细节显温情
村便民服务站还实行了错时延时服务,即使在下班时间或节假日,也能为居民提供必要的服务。此外,针对行动不便或有特殊需求的居民,服务站还提供上门服务,真正实现了“服务到家”。
从南昌市民中心的科技赋能,到董家窑街道的温馨,再到金城村“接地气”的服务……让人深刻感受到全市政务服务领域的创新精神和务实作风,我市正不断推动政务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便利化转型,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