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卞晔
“现在逢年过节,年轻人有地方逛、老年人有戏听,村风更和谐了。”1月17日上午,一站上“代表通道”,省人大代表曹秋玲就欣喜地向记者讲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丰花灯给家乡带来的新变化。
曹秋玲来自修水县全丰镇全丰村。她回忆道,原先每逢外出务工的村民回家过年时,就听到大伙儿抱怨村里缺乏娱乐活动,只能凑在一起吃喝打牌。“我记住了这件事,通过开‘板凳会’,与村民们一起商量办法。”不久后,曹秋玲把“弘扬全丰花灯戏”的建议,带到了修水县人代会。
令她没想到的是,这条建议还得到了省市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推进。
“如今,全丰镇不少村庄建起了花灯戏舞台。节日期间,乡村各种花灯云集,各路灯队走家串户,锣鼓铿锵,好不热闹。”曹秋玲说,全丰镇还建设了花灯戏非遗展览馆,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收集相关物件300多件,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作为一名农民代表,曹秋玲这次参会带来了“加大对农村养殖业扶持力度”的建议,“希望更多村民在家门口能就业,共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福利。”
建议的“花开落地”,不仅惠及了社会民生,也让代表备受鼓舞,履职热情更加高涨。“代表通道”上,和曹秋玲有类似感受的还有罗海龙代表。
作为赣州市南康区家具协会会长,江西团团圆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海龙是南康家具产业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
2012年,乘着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东风,罗海龙返乡接手了父亲创办的家具作坊。凭着敢为人先的精神,他带着2名员工从家具配件做起,不断创新设计、优化产线,逐步将业务扩大到生产整屋全套家具。
如今,罗海龙的企业已发展成为拥有20万平方米厂房、1400多名员工,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家具龙头企业。
近年来,面对市场中出现的新问题,罗海龙坚定信心、负重前行、探索新路。
“去年省人代会,我提出了关于推进家具企业外出参展的建议,得到了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商务厅很快出台了支持政策。”罗海龙告诉记者,借助给力的政策,2024年,他的企业先后赴意、韩、日等国参加国际家具展会,并首次进入中亚和中东市场,累计签约海外订单超50亿元。越来越多的南康家具扬帆出海,在全球市场展现风采。
作为我省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之一,现代家具不仅对南康重要,对于江西制造业也意义重大。今年参会,围绕家具产业发展,罗海龙又带来了“推进家具产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建议。
“希望政府倡导推广健康环保的水性漆家具,不断擦亮南康家具健康环保的招牌,持续放大‘美好生活有南康家具’的品牌效应,让更多高品质的南康家具成为更多家庭的选择。”罗海龙说。
当天,来自上饶的社区干部周妮和国家电网吉安供电公司的吕传玉,分别围绕推进基层治理、推动电网数智化转型两个主题,在“代表通道”上分享了他们的故事和建议。省财政厅厅长黄平、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李军、省商务厅厅长犹(王莹)、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凌卫先后亮相首场“厅长通道”,围绕社会关注热点介绍了相关领域工作情况和今年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