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2025  2024  江西省简称  江西庐山  江西地图  江西大学  江西移动  江西省会是哪个城市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江西丰城 

行业见证江西75年|民航运输史:从102人到千万机场的蝶变

   日期:2025-02-09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作者:江西新闻联播回看    浏览:548    评论:0    
核心提示:行业 75年 南昌

  编者按:1949年,从百废待兴到百业俱兴的历史巨变。75年以来,4500万赣鄱儿女在红土地上,描绘了一幅奋发图强的中国式现代化江西新画卷。75年时光在流转,行业在变迁,不变的是江西人民在平凡岗位上的不懈奋斗。每一个江西人,每一点平凡的努力,成就了不平凡的自己,也成就了不平凡的江西。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江西日报社大江网策划推出“行业见证江西75年”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聚焦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三大产业各行业的变迁,以期全方位展示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赣鄱大地发生的沧桑巨变,再现江西人民始终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行,历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进历程,唱响经济光明论,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的磅礴力量。

   全媒体记者左阳天报道:今天,坐飞机对大众来说是家常便饭,民航运输业让市民在数小时跨越上千公里的山海距离。

  2025年1月1日,南昌昌北国际机场T2航站楼C指廊将开始正式投运,将增加航站楼建筑面积3.47万平方米,新增近机位8个、远机位3个,配套建设18.6万平方米的站坪、滑行道、服务车道,进一步提升机场运营效率和服务保障能力。

  时光回到1957年,南昌民航机场的第一个航班从向塘机场起飞。南昌民航机场之所以诞生于1956年,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的。当时,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顺利实现,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国家的财力物力相比建国初期有了质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全国各地开始了新中国历史上民航机场建设的第一轮高峰,民航南昌站也是这一历史的见证人。

  江西机场集团规划发展部徐明经历了从昌北国际机场从T1航站楼转场T2航站楼,见证了昌北国际机场从数百万吞吐量晋级“千万级”机场行列,如今,他和同事们又在为T3的建设努力奋斗。

   谈起南昌民航运输行业的历史,他告诉记者:“1957年1月1日,执行新中国民航南昌站第一个航班的里尔飞机从向塘机场起飞前往赣州,这是南昌民航机场的开始。当年,南昌民航站旅客吞吐量102人。”

上世纪50年代建设的南昌航空站

  一年的吞吐量才102人,坐飞机对当时的人来说,无疑是“奢侈的”!

   在向塘机场1981年因跑道加厚再次转往青云谱机场之前,南昌民航机场与向塘的首度接触时间长达24年。在这段岁月里,南昌民航机场发展之路蹒跚而缓慢。从102人起步,到1980年,向塘机场旅客吞吐量为35709人次,24年时间仅仅实现了三万多人的增量。1982年南昌民航机场再度迁回向塘,从那时开始,一直到1999年转场昌北机场,南昌民航机场经历了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向塘机场资料照

  这一时期,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向塘机场让人感受到了什么叫作飞速发展。1982年,向塘机场旅客吞吐量为4万多人,1989年突破10万人次,1995、1996年,向塘机场客运连续超过80万人次,成为该时期机场历史记录。

向塘机场资料照
向塘机场候机楼资料照

  南昌民航机场的第一块电子显示屏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候机楼内也开始使用中央空调,候机楼进行了两次翻修、扩建,面积达到了7440平方米、机坪扩建至16000平方米,但是仍然满足不了市场对民航运输增长的需求。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1995年,南昌昌北机场立项,1996年正式动工兴建。同期,国内掀起了民航专用机场建设的高潮。

  1988年,南昌开始执行南昌—香港临时包机,并于1990年改为固定包机,南昌人打开了通往外界的窗户。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对外交流日益增多的时期。

  1999年,南昌昌北机场顺利竣工,9月10日零时正式对外运营,南昌民航业务正式从向塘机场搬迁至新建成的昌北机场,至此,军民合用达43年之久的向塘机场终止民用运输业务,南昌首个民用机场诞生。江西机场集团规划发展部徐明说:“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昌北机场迎来了‘T1’时代!”

1999年昌北机场通航典礼

  当年建成的昌北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级,设计容量为年旅客吞吐量200万人次。2000年,飞行区等级升级为4D级,可供波音767同类及以下机型使用。2002年,南昌机场运营航线达35条,国际、地区航线2条,年货邮吞吐量破万吨关,达到13359.7吨。南昌民航机场迁至昌北之后,经历了机场属地化的民航体制改革,和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的联合重组,对南昌民航机场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是中国资本时代起步阶段的一次成功演出。

  这一时期,是南昌民航历史上快速发展的时期。2003年,南昌昌北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大关。

  徐明告诉记者:“2004年2月,南昌机场通过对外籍飞机开放口岸验收,晋升为国际机场,同年4月,南昌-广州-新加坡国际航线开通,这也是江西开通的首条国际航线。”

  2005年,旅客吞吐量实现翻番;

  2008年,年旅客吞吐量增速位居华东地区机场首位,并以98.11%的高符合率一次性通过民航安全审计。

  随着航空业务量持续高速发展,昌北机场的设计容量达到饱和。2008年,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正式动工。2011年,竣工并投入使用,机场升级为4E级国际机场,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00万人次,B747-400、A330等大、中型民航飞机全重起降。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机场越来越成地方发展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源。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航空产业发展,把航空产业列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2017年,江西省、市政府投资总额4.15亿元用于机场航线开拓补贴。首都机场集团以全球最大机场集团平台带动成员机场共同发展。

  原本两年的“冲千万”目标,提前一年成功完成。2017年,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成功突破千万人次,全年共保障旅客1093万人次,同比增长39%,正式跨入全国大型繁忙机场行列。航班、旅客增幅连续多月位居全国大中型机场首位,写下了中国民航发展史上的“江西速度”。

昌北机场三期规划 (以上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如果说,机场从T1到T2是实现了容量大幅扩大、硬件更加升级、环境更加优美,那么T3对市民旅客的印象将是翻天覆地的全新体验!“去机场坐高铁”“坐地铁去机场”......

  徐明说:“2023年1月18日,南昌昌北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工程按照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0万吨目标设计,飞行区等级指标4F。相当于‘再造一个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也就是俗称的‘T3航站楼’,届时会新建一座航站楼和一条跑道,在航站楼前增设一个GTC换乘中心(记者注:综合交通换乘中心),旅客下了飞机就可以在机场坐高铁、搭地铁和长途大巴,一站式换乘将大大满足大众出行需求,改善市民出行体验。”

 
标签: 江西庐山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