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10部手机中就有1.25部手机显示模组产自这里;全球首款钠电池量产车型动力电池在这里生产,实现了“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突破性指标;南康家具“漂洋过海”,连续两年进驻米兰家具展,先后挺进19个国家,签约海外订单超50亿元……行走在赣南大地,所到之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潮,已澎湃在红土大地上。
赣州作为革命老区,怎么激发发展动能?作为内陆城市,开放格局如何打开?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赣州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尽显决心与气魄。
激发潜能,构建发展新格局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赛道?传统产业如何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如何合理布局?“破与立”“取与舍”,考验眼界和定力。
走进赣州市南康区龙回镇工业园区,过去刺鼻的油漆味,现已消散一空,这里的企业都已完成“油改水”产业重镇;赣县区、赣州高新区瞄准稀金首位产业,打造了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钨新材料及应用、锂电新能源材料及应用三个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先立后破关键是要把握产业升级的平衡性和梯度性,我们坚持县级谋划、市级统筹,推动各地依托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发展特点,明确1至3个主导产业链,制定实施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举措,形成协同推进、错位发展格局。”赣州市相关领导说。
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抢滩占先、未来产业争先布局。该市统筹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升级行动、布局优化行动、企业培优育强行动等六大行动,搭建起赣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现代家居、有色金属和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纺织服装、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7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稀土新材料及应用、现代家具、钨新材料及应用、电子信息、锂电新能源等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壮大。在“2024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中,赣州位列第58。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940.47亿元,增长5.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3.7个、1.0个百分点;全市外贸进出口1112.5亿元,增长12.7%,进出口总值、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
酝酿势能,激活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双引擎”
如何激活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引擎”?在全省率先推动地方科技立法,制定《赣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共性难点技术攻关;构建起支撑有组织科研的“科技计划项目丛林”,破解一批产业创新发展技术难题……赣州市深化制度改革,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释放。
“千方百计打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主动引导产业提‘质’升级,扫除科技创新体制、产业技术应用等系列阻碍,才能推进高质量发展。”赣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不需要润滑装置、没有物理摩擦的空气悬浮、磁悬浮风机寿命能达多久?节能吗?
寿命可达到半永久,与传统的空压机相比,可节能30%以上,一台37千瓦风机,每年可以减少碳排放约180吨。在赣州经济开发区的雷茨智能装备企事业单位53家。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