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DeepSeek火爆全球,到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扭秧歌、转手绢……蛇年春节前后,“杭州六小龙”的出圈,引发众多城市在反思中“深度求索”,怎样的土壤才能孕育出如此众多的“科技新贵”?
诸多的分析报告都给了相同的关键词——营商环境,“杭州六小龙”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长期以来重视科技创新和营商环境优化的结果。
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激发生产力、提升创新力的关键要素。
乙巳蛇年开年,作为江西唯一通江达海的港口城市,九江市释放出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竭尽所能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做大做强的强烈信号——
2月8日到2月14日,九江市委书记刘文华、市长蒋文定等市四套班子领导,深入九江16个县(市、区)集中调研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如此集中调研营商环境,背后有何深意?
“优化营商环境,关乎经济社会全局,事关九江长远发展”
九江市四套班子领导集体调研同一主题,覆盖全部县(市、区)、历时一周时间……纵观全省,如此高规格、全域性的营商环境专题调研,在各设区市并不多见。
九江为何把营商环境优化作为开年重要议题?
九江市委书记刘文华给出了答案:“越是爬坡过坎、攻城拔寨的关键时刻,越是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冲在先、干在前。我们不仅要拼志气、拼勇气、拼豪气,也要拼能力、拼作风、拼担当,努力拼出更优的营商环境。”
作为江西唯一的沿江港口城市,近年来,九江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发展活力充分释放,推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迈出坚实步伐。
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2024年,九江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政策支持,一系列刀刃向内的改革,为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保障、支持和服务,为经营主体创造了更加公平、高效、便捷的发展环境,营商环境认可度不断向好,成为城市创新发展的持久动力。去年,九江市地区生产总值为4021亿元,增长3.8%。但相比兄弟市,九江的增速并不算快,发展任务依然繁重。今年九江提出的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为5%左右。
2月5日,春节假期后上班首日,九江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提出要鼓足勇挑大梁的干劲,努力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展示大市担当作为、赢得大市应有地位。
“优化营商环境,关乎经济社会全局,事关九江长远发展。”2月12日,刘文华在永修专题调研营商环境时表示。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在新发展阶段的区域竞争中,谁能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争先进位,谁就能赢得发展主动权。
在这种背景下,自然就不难理解九江为何把营商环境优化作为开年的当头炮、重头戏,以营商环境之“优”谋发展之“势”,从而为拼经济打开新局面的逻辑。
九江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精准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大力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并持续办好“浔商旬谈·亲清连心”政企恳谈会,保障企业在九江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坚持换位思考,强化问题导向,真正做到有需必应、无事不扰”
一个地方如果是出现一两家“独角兽”企业,可以理解为“偶然”,而如果是新的创新物种群体涌现,那就是必然。
“六小龙”何以出在杭州?《人民日报》点评杭州经验:“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消除‘取经路’上的‘妖魔鬼怪’,各个‘取经人’自能踏平坎坷成大道,取得‘企业发展、产业跃迁’的‘真经’。”
“有事就服务,无事不打扰”是对营商环境最好的呵护。
“要坚持换位思考,强化问题导向,主动问需于企、问计于企,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帮企业之所需,真正做到有需必应、无事不扰。”2月8日,九江市委书记刘文华在共青城市专题调研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时说,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全要素保障,推出创新举措和改革实践,全方位推动营商环境迭代升级。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政府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日,九江市市长蒋文定在瑞昌市调研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时指出,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拿出更多务实管用的真招实招,全力帮助企业家解决后顾之忧,让企业家在九江放心投资、安心创业、舒心生活。
集中调研期间,九江市召开系列座谈会,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听诉求、解难题。这些企业中,有省级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也有链主企业、强链补链企业……但无一例外,都是九江市近年来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结下的累累硕果。
“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一场场企业座谈会,让企业家看到了九江办事效率和沟通温度。无论是融资难题、市场拓展的瓶颈,还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都一一摆上桌面,高效务实的对话机制,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直接表达诉求的平台,也增强了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政企之间的“无缝对接”。
2月17日,刘文华主持召开营商环境调研情况汇报会,听取调研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他说,通过深入调研,同大家有着相同的感受,各类经营主体对九江营商环境总体感到满意,各地各有关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积累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但工作中仍有不少问题和短板,值得高度关注,务必强化问题导向,坚持靶向施策,多措并举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赢得区域竞争的胜负手,下沉一线是深入掌握问题的关键招,解决问题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突破口。
下一步,九江将以钉钉子精神解决问题或反馈情况,坚持把企业感受作为第一评价,把企业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监管有力、服务有效,凝心聚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不断向好。
“有为政府”需要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
省优化营商环境咨询专家、江西财经大学教授谌飞龙:“总是能及时地、不断地解决企业的烦恼和痛点”——在企业的视角中,这才是最具象化的优化营商环境。从九江市四套班子领导集中调研营商环境的行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优化营商环境,不仅需要更新观念、转变作风,而且需要聚焦重点、化解难点。
从“给钱”到“给政策”,再到“拉资源”“建制度”。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正从传统的领导型政府向“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型政府转变,把统筹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关系的规律性认识落到实处。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旨在通过政府的积极作为与市场机制的高效运行,共同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公平竞争且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政府通过遵循“四到”服务原则,既明确了“不叫不到”“随叫随到”的行动边界,又确保了“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精准定位。这样的政府角色,既减少了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又维护了市场的公平与秩序,为经济发展与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文/万昱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陈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