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市公安局民警在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周边开展治安巡逻。

民警在迎春烟花晚会现场执勤。(南昌市公安局供图)
“我们专门从外地赶来,看到了璀璨烟花在空中绽放太美了。”近日,游客廖女士回忆起春节到南昌看烟花晚会的情景,十分激动。以“豫章春色人间烟火”为主题的2025年南昌市迎春烟花晚会,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逛庙会、看烟花、赏歌舞、品美食……人潮涌动中,南昌市公安局民警辅警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以自己的辛勤,时刻护佑南昌平安。
因地制宜,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实效。南昌市公安局创新推出大型活动安保“一场一策”的统筹和服务,对全市经常举办活动的场地基础信息、人车流线规划、场地区域设置、容纳人数核定、安保设施布设、应急方案制定等进行全要素梳理,形成“一场一策”工作预案,明确各警种部门职责分工,将任务细化到每一个岗位、每一名民警,确保安保工作无死角、无漏洞。“我们以打造‘洪城义警’品牌队伍为牵引,广泛发动社区(村)干部、企事业职工、业主商户、老党员等群防力量,积极开展交通劝导、反诈宣传等工作,有效实现了平安南昌的协同共治。”南昌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三大队大队长陈玉琛介绍。
2024年,南昌共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263场次,同比增加14.35%;接待游客630万人次,同比上升21.15%。南昌市公安局全力护航省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现场安保零事故、警情处置零延迟、观众体验零距离的目标。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提高公安机关统筹管理复杂局面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能力的一项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工程。近年来,南昌市公安局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建成智慧巡防系统和智慧公安检查站系统,社会面巡逻防控模式向“主动巡防”“智慧技防”转变。
“怎么刚驶入南昌就被你们抓到了!”犯罪嫌疑人彭某一脸惊讶地说。
“接收预警信息,研判车辆运行轨迹,成功拦截车辆并抓捕嫌疑人……通过科技赋能,这一系列操作在短短3分钟内就可以完成。”南昌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杨玉章介绍,该局在全省率先打造了集预警推送、智能研判分析、业务查询、行业监管、信息采集于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中心,聚焦违法犯罪特点和社会面治安形势,对全市所有封控支点、封控感知资源、实时封控警力实行一图指挥调度,最大限度将不安全因素封堵在外围、处置在远端。
2月14日,南昌市绿地悦城智慧指挥屏上,24小时智慧安防全覆盖,车辆进入小区实时记录,监控系统实时抓拍高空抛物,电动车辆充电隐患实时传送……像这样的智慧安防小区,在南昌市已建设1985个,占全市小区数量83.2%。
“现在没听说谁家里会丢东西!”住在绿地悦城的赵大姐开心地说。
与此同时,南昌市公安局持续深化平安校园和平安医院建设,搭建学校、医院“科技围合圈”,完善科技“触圈报警”机制,全市已完成1990所校园安防技术升级改造,在三级以上医院设立了24个专门警务室,涉校涉医案件大幅下降。
“请问您对本次报案处理是否满意?”1月26日,市民梁女士接到110电话,对民警接处警工作进行评价。这是南昌市公安局实行闭环管控、压实责任链条,打造全流程执法监督体系的一个场景。
“从群众拨打报警电话到案件受理再到案件办理全过程,法制部门对民警执法过程和行为进行全方位全流程监督,确保每一起案件的办理质量。”南昌市公安局法制支队负责人周川介绍。
为持续提升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质量、效率和执法公信力,南昌市公安局积极建立执法办案积分制,研发办案积分管理平台,通过办案数量、质量、效率三个维度,量化民警办案质效,对办案的全过程、全要素进行动态考评,并以积分排名为基础,落实“执法办案成绩突出民警评选”的奖励政策。“现在,民警办案更加主动,办案数量、质量和执法效果都有明显提升。”南昌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执法监督大队副大队长皮剑靖对此深有感触。
为压实责任链条,南昌市公安局以规范民警执法为抓手,持续探索责任体现,建设完善“警情案件首接责任制”,架起警民连心桥;创新“大监督”联动新路径,完善督察、信访、纪检监察等部门之间的衔接机制,落实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制度和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制。
“作为护航省会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将牢牢把握法治公安建设总目标,创新完善法治公安建设制度机制,努力以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安全保障。”南昌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吴志强说。
朱潇潇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