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佳贝、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许佳慧报道: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还存在哪些重点难点问题?下一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破解?您对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还有哪些建议和期待……近日,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公告,即日起面向经营主体征集四个方面的问题线索。
“新官不理旧账”问题
招商引资政策不兑现。有关地方和单位在招商引资中,依法依规签订了相关投资协议或优惠措施,但后续以各种借口拖延不予兑现。
合作协议不履行。有关地方和单位不履行与经营主体依法签订的有效合同,不履行约定的相关义务。
账款支付不到位。有关地方和单位拖欠中小企业的货款、工程款、服务费等。
法院判决不执行。有关地方和单位与经营主体之间的政企纠纷已经法院判决,但因各种因素未能执行。
涉政府产权纠纷。有关地方和单位实施征地拆迁、企业搬迁未依法给予补偿,以及与经营主体存在经营权、股权、知识产权等纠纷。
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问题
妨碍经营主体依法平等准入。有关地方和单位以备案、注册、年检、认定、认证、指定、要求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等形式,设定不合理或歧视性条件,提高外地经营主体准入门槛。
妨碍公平公正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有关地方和单位违法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零部件、原产地、供应商;违法设定与招标采购项目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资格、技术、商务条件等。
违规设置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条件。有关地方和单位违规设置区域壁垒限制外地企业承接工程项目,实施补贴等优惠政策限制外地企业参与。
招商引资政策不合规。有关地方和单位以招商引资名义违规税收返还、违规补贴、减免土地出让收入;安排工程项目时设置制造业配套条件,以各种名义要求企业在参与项目的同时配套投资产业园、装备厂等上下游企业,根据企业配套产业投资力度分配审批资源。
出台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有关地方和单位出台或实际执行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
影响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问题
妨碍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有关地方和单位对民营企业实行歧视化、差别化待遇,造成国有企业垄断市场;有关国有企业滥用市场优势地位,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信用修复机制不健全。有关地方和单位信用修复机制不完善,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融资。
抹黑诋毁民营企业。无事实依据凭空抹黑诋毁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形象声誉、炮制传播虚假不实信息、干扰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等。
行政执法不规范问题
执法不规范。有关地方和单位违反法定权限和程序执法,适用法律依据错误,随意扩大行政检查范围,存在任性检查、重复执法、选择性执法、违规异地执法等问题。
执法简单粗暴。有关地方和单位存在运动式执法、过度执法,甚至野蛮执法、暴力执法等问题,重处罚、轻教育、轻服务等。
“逐利执法”。有关地方和单位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没指标、非税收入任务,采取“钓鱼式”执法、小过重罚、以罚代管等,违规预收、私自截留罚没款等。
本次征集线索时间从2025年3月至2025年12月底,经营主体可以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表》,并按照要求投放相应邮箱,也可以通过江南都市报江西营商全媒体平台进行反映,联系电话:136170068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