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奶奶,最近天气变化比较大,你要注意保重身体啊。”3月9日,抚州市临川区罗湖镇邹阳村来了一群志愿者。他们走进尧奶奶家中,帮她打扫卫生,陪她聊天解闷,让老人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在抚州,一股温暖的力量悄然涌动,力量的源泉便是抚州市社会组织关爱“一老一小”助力乡村振兴公益服务项目。该项目覆盖临川区罗湖镇邹阳村、东乡区红星镇南辽村、乐安县招携镇东炉村、南城县沙州镇沙洲村,累计服务1860多名留守、困境儿童及失独、空巢老人。志愿者和社工们给需要帮助的老人和孩子建档立卡,提供走访陪伴、健康讲座等服务上百次,送上实实在在的关怀与温暖。

东乡区公益志愿者协会社工与南辽村留守儿童互动。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璋摄
情系“夕阳红”
让空巢老人不孤单
89岁的尧奶奶是一名孤寡老人。自去年抚州市社会组织关爱“一老一小”助力乡村振兴公益服务项目启动以来,她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志愿者和社工们不仅定期上门探访,还为她提供健康义诊、就医接送等贴心服务。如今,尧奶奶的精神状态明显改善,身体状况也有所好转,逢人就夸志愿者好。
目前,该公益服务项目吸纳了抚州市宜合公益促进中心、乐安援手义工协会、东乡区公益志愿者协会、南城县盱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帮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整合政府、企业、志愿者等各方资源,量身定制了一系列关爱措施。
“健康守护方面,社会组织携手医疗机构,定期为老人开展健康义诊,提供就医接送服务,确保他们能得到有效治疗;情感慰藉方面,志愿者们主动上门看望老人,通过搭建互动交流平台,丰富老人的日常生活,拓展他们的交友圈,有效缓解了空巢老人的孤独感。”抚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关爱“朝阳花”
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南辽村8岁的小羽父母离异,一直跟随父亲生活。由于父亲忙于生计,小羽性格变得孤僻自卑,不愿与同学沟通。
去年下半年,东乡区公益志愿者协会来了几位“爱心妈妈”。得知小羽的情况后,她们制定结对帮扶方案,不仅为小羽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和支持,还给予他情感上的关怀和慰藉。在“爱心妈妈”的陪伴下,小羽逐渐走出阴影,变得阳光自信。
“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走出困境,我们打造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心理关爱的三位一体关爱服务模式,面向社会专门招募了一支‘爱心妈妈’队伍,经过心理关爱课程培训后,结对帮扶困境儿童。”东乡区公益志愿者协会会长陈妍介绍,社工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从安全健康教育入手,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在此基础上,社工们还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美术等文体活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让他们健康成长。
“‘一老一小’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我们将持续加强体系建设、整合服务资源、提升工作质效,继续选好用好社会组织,将为民服务做深、做细、做到位。同时,精心策划实施一系列主题鲜明、富有创意、贴近留守老人和困境儿童的活动,织牢织密‘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络。”抚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