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江南岸。在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省城南昌传来一批利好消息。3月21日,记者从“干字当头奋发有为加快推动南昌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南昌市GDP突破7800亿元,经济首位度提升至22.8%。
“科学春天”扑面而来
据介绍,自2012年以来,南昌市GDP连续跨越5个千亿元级台阶,突破7800亿元,经济首位度提升至22.8%。该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4倍和1.8倍。南昌常住人口年增量屡次突破10万。
近年来,南昌市加快构建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突破2.0%,年营收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越来越多的生产要素向科技创新集聚,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如今的南昌,处处充满活跃的创新创造,“科学的春天”扑面而来。
迈入“一城四站”时代
近年来,南昌市深入实施“东进、南延、西拓、北融、中兴”发展战略,城市发展迈上新台阶。在赣江之上,“六坝共筑、十桥同架”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龙头岗、姚湾综合码头呈现一派繁忙景象。随着复兴大桥、洪州大桥相继通车,赣江南昌枢纽主支船闸实现通航蓄水,“南昌喊你来看‘海’”火爆网络,成为城市新名片。
与此同时,南昌东站、南昌南站开通运营,标志着南昌正式迈入“一城四站”时代。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3条轨道交通线路连线成网,总里程突破120公里。此外,昌九高铁、昌北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正加快建设,“十纵十横十联”干线路网建设强力推进,“两环高速”格局基本成型。
“活力南昌”出圈出彩
南昌市始终像保护眼睛、对待生命一样精心呵护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该市单位GDP能耗产出效益比达1.4,位列全国第一方阵,PM2.5、PM10等空气质量指标优良率稳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万羽翔集”“江豚嬉水”成为生态南昌的亮丽名片。同时,南昌下大力气推进解决“地下工程”历史遗留问题,实现了“一江碧水一城清流”的愿景。
南昌市成功举办了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全国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烟花晚会、升旗仪式等重大活动,全面开放了蟠龙峰景区,加速推进梅岭云端索道、梅岭天街、赣江“两滩七湾”天然泳场等一批文旅新地标项目……越来越多的游客把假期放心地交给南昌。现在的南昌,更受外地人喜爱、更让本地人自豪、更为年轻人向往。
“朴实愿望”推进实现
南昌市始终坚持以民生为导向,将政策资源向民生领域倾斜,财政资金向民生项目集中,不断提升民生福祉的质感。近年来,该市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稳定在80%左右,每年都如期完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全力满足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朴实的愿望”。通过积极开展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智慧教育、中医药综合改革等示范试点工作,2024年南昌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39万人,零就业家庭安置率达到100%。
在教育领域,南昌十中经开校区已正式投入使用,南昌中学、行知中学、洪都中学新校区建设快速推进。在医疗卫生方面,“4+2+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已基本构建完成,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此外,“15分钟公共服务圈”已基本形成,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切实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文/皮婉婷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李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