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徐国亮、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林朝晖摄影报道:3月22日,由江西日报社大江网主办的“2025年江西第二届新高考高校展暨首届强基展”举行,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南昌大学等近60所省内外高校招生代表为考生家长提供招生政策、招录计划、院校特色和就业规划等“一站式”咨询服务。展会还包括《江西新高考》公益讲座、各高校15分钟招生宣讲及强基计划报考答疑环节,近千名家长和学生到场参与,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展会现场
一名孩子模考成绩位列全省前500名的学生家长表示:“孩子曾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可以通过竞赛成绩提前与高校达成录取意向。”她表示,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心仪的综合类院校,除关注学科专业实力外,更重视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助力孩子实现全面综合发展,而非培养应试机器。“国防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的老师为我介绍了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让我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方向。”
当日9时15分起,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等11所高校相继开展专场宣讲活动,现场座无虚席。各校围绕学科特色、师资力量、培养模式、就业前景等展开介绍,其中武汉大学的“雷军班”及新增的数字经济、智慧城市与空间规划等6个“数智+”前沿专业,成为家长咨询的热点。
展会上,大江网首席升学规划顾问万文俊在《江西新高考》公益讲座上发言。他提出高考升学的”三项方法论”,一是定位——成绩上限选学校,成绩下限选专业;二是匹配——综合评估院校与专业适配度;三是前瞻——深造和就业是给孩子选学校的底层逻辑。针对2025年“双一流”院校扩招政策,他介绍说:“招生计划预计增加至2万个录取名额,虽平行志愿降低滑档风险,但需重点关注征集志愿环节,务实填报。”万文俊还指出,要将就业作为“指挥棒”,在院校和专业选择上考虑未来就业的可能性。
随后,强基计划指导蔡老师为各位家长解读报考政策。对于担忧“强基录取是否与普通高考冲突”的疑问,蔡老师表示:“强基计划为独立批次,录取在本科提前批之前完成,考生若未被录取仍可参与后续批次投档,且部分高校允许强基生辅修热门专业或参与跨学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