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才能不断完善农业产业链,培育农业产业新业态,种下农民致富、乡村美丽的“摇钱树”。
近年来,我市立足本土资源禀赋,依托农业农村特色产业,大力开发乡土资源,发挥竞争优势,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致富。
立足资源
做强特色产业
3月26日,记者来到南昌县冈上镇的南昌苗旺实业有限公司960个,规模以上鸭苗孵化基地82家。鸭苗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年销售量达1.6亿羽,已经形成了“种鸭繁育、鸭苗孵化、蛋生产大棚内,一排排整齐的菌床上,双孢菇如珍珠般散落。
“我们这里一共有20个大棚,主要生产双孢菇、草菇等。单个大棚种植面积可达600平方米,一年三季,草菇两季、双孢菇一季;草菇年产量约180吨、双孢菇年产量约240吨,销售额约650万元。”江西林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武生表示,通过政府的支持,党员和人大代表带头参与,采用“公司+基地+客户”模式,向安义县推广食用菌种植,由公司提供菌种、技术跟踪、产品回收、示范种植等服务,让农户更好地参与到菌菇种植中来,走上致富之路。
“我们的合作模式有两种,农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一是基地提供大棚给农户,农户自己负责种植,成熟的菌菇由基地收购;第二种是基地提供技术和菌种,农户自己负责搭建大棚,种植出来的菌菇依旧由基地收购。”林武生介绍,无论选择哪种模式,农户都可以在基地进行学习后再开始种植,致富增收更有保障。
同样忙碌的还有新建区石埠镇西岗村的梦飞田园芦笋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芦笋,然后按照规格分拣、打包,准备发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
2020年,新建区石埠镇借助“三请三回”契机,邀请乡贤返乡创办芦笋种植企业,打造西岗村“梦飞田园”芦笋产业示范区种植基地。目前,已建成1500余亩核心示范区、100亩育种基地和新品种试验站,年产值在1500万元以上,每年给当地村集体创收超40万元。
“我们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创新芦笋深加工产品,开发出芦笋茶、芦笋粉、芦笋面、芦笋酒、芦笋果糕等下游产品,持续推动芦笋产业发展升级,让其成为当地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该种植基地负责人李建介绍。
为了“让市民下乡,让农产品进城”,实现一次乡村旅游,带动多次农产品的销售,在促进农产品消费方面,西岗村不仅把芦笋供货到了盒马鲜生、海底捞等大型商超和餐饮连锁企业,还引入了“00后”罗文轩创业团队和深圳农产品电商直播的周大凯团队等创客人群,开发了短视频、直播、小程序的全域电商。同时,示范区在“线上有产品”的基础上,也做到“线下有体验”。运用“整村运营”的模式,村集体以经营权入股的方式,与成功打造过“安义古村”案例的企业和机构进行跨界合作,通过创新活动策划,将康养旅游、休闲采摘、研学实践、企业团建等新业态植入“梦飞田园”。
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1153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近16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3.3%,村均收入138.32万元,10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232个、占比20%,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超强村2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