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2025  2024  江西省简称  江西庐山  江西地图  江西大学  江西移动  江西省会是哪个城市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江西丰城 

这群人,专治地铁“疑难杂症”

   日期:2025-03-31     来源:南昌大学医学院    作者:南昌天气预报30天准确 一个月    浏览:160    评论:0    
核心提示:邦小华正在对工作室成员进行培训

  地铁是城市的动脉,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一环,为城市的高速发展持续提供动能。就像人的身体要体检一样,地铁也要“体检”。轨道交通检修工也因此常被人们比喻为地铁“医生”,而经验丰富的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车辆中心检修二车间班组长、南昌市邦小华车辆检修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邦小华,则是专治疑难杂症的“主治医师”。

  今日,记者带你走近邦小华,了解他在岗位上默默坚守、锐意创新的故事。

  从检修工成长为团队带头人

  “车门故障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电气线路故障、机械部件卡滞,或者是控制系统软件问题……”在位于红谷滩区的南昌轨道交通2号线车辆综合维修基地内,记者见到了邦小华,他正站在电脑前给工作室成员进行培训,坚定有神的目光让人印象深刻。

  培训结束后,邦小华向记者介绍:“走廊尽头都是我们车辆检修工匠工作室,有独立的办公、研发、培训、学习交流的场地。”记者走进这个以邦小华命名的工作室,研发台上摆放着一些被拆解的地铁车辆零部件和各种精密的检测仪器。邦小华随手拿起一个小型装置,向记者介绍:“这是我们最近在研究的一个项目,通过研究继电器的实际使用寿命及其性能退化规律,我们尝试探索其在车辆非关键工况场景下的二次应用可行性,以达到提升器件利用率和降低运维成本的目的。”

  随后记者的目光被墙壁上的一张张证书吸引:2017年获得南昌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南昌市技术能手,2020年获南昌市第二届“洪城技师”称号,2023年获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南昌市新时代洪城工匠称号,2024年入选南昌市双高创新人才,获得2024年度“新时代赣鄱先锋”称号……“这些荣誉对我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邦小华脸上露出了谦逊而自豪的笑容,他告诉记者,“我从小对机械构造就有浓厚兴趣,毕业后曾在铁路局做一线检修工,2015年南昌地铁开通初期,作为一位江西本地人,想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便主动申请加入。”邦小华告诉记者,转眼已经十年了,他也从青涩的检修工成长为一名团队带头人。

  为列车治疗“疑难杂症”

  十年来,邦小华始终坚持扎根一线、苦练本领,时刻把车间当作反复演练的课堂,把工作现场看作检验技能的战场,除了为列车治疗“疑难杂症”,他还热衷于钻研创新,不断地提升技能本领,打磨绝活、绝技、绝招。

  在南昌轨道交通集团的支持下,2023年邦小华开始负责领导车辆检修工匠工作室的工作。“工作室的工作主要涵盖四个核心领域,在技术攻关方面,我们致力于将车辆板卡自主维修技术攻关,实现维修方式从传统的更换零件转变为故障诊断修复,以此降低运营成本。以我们自主研发和生产LED灯板为例,之前从外部采购电客车LED灯板的成本为每块140元,通过技术攻关每块成本可以降低至不超过20元,预计未来每年可产生至少300万元的经济效益,对于公司实现节能降耗、降低维护成本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邦小华介绍。

  “其次,在创新研发方面,我们设计并制作了多种实用工具,可以有效提升一线检修工作的效率。”说着,邦小华给记者指了指桌上的两台仪器,“这是我们经过一年多努力,最新研发的门控器的智能化应用装置,通过成功深入门控器主程序,利用编程手段实现一机多用。目前,利用此装置完成2号线34列车1632个门控器的“亚健康”状态检测,发现问题门控器177个,潜在风险317起,有效避免2号线车门故障发生,故障发生率较2023年降低79.4%,节省运维成本354万元。”

  培养一批高技能专业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实施了具有针对性的‘领航计划’和‘挺膺计划’,建立人才梯队,培养了一批高技能的专业人才。”邦小华告诉记者,工作室现有成员20人,平均年龄32岁。作为工作室领办人,邦小华将技术和经验倾囊相授。

  他不仅密切关注班组员工的技能水平和专业发展方向,还精心组织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帮助员工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助力他们成长为岗位上的行家里手。

  如今,邦小华的团队共签订师带徒协议72对,其中涌现出大量骨干成员,多人获得“全国交通技术能手”江西省“新时代赣鄱先锋”“全国轨道交通行业维修能手”“洪城工匠”“洪城技师”“南昌市技术能手”“南昌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南昌市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他们在各自的岗位充分发挥匠心精神,用专注与执着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

  “在成果转化方面,我们致力于将优秀的创新成果推广到整个线网,从而提高整体作业质量。”邦小华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工作室累计荣获8项国家专利,发表了20多篇论文,节约运营成本超过1000万元,而工作室也先后荣获“南昌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劳务品牌技能大师工作室”“工匠创新工作室”等多项荣誉。

  8项技术攻关或技术革新项目

  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在他们的工作室角落里,记者看到一个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专业书籍和杂志。“检修是一门手艺活,手到、眼到、心更要到,这就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在工作中保持专注。”邦小华有些感慨地说,“工作室的经历也使我的职业生涯实现了质的飞跃,让我逐渐领悟到工匠精神的深层含义。”

  “我们的工作室还成功完成了千次门工装、齿轮箱加油工装以及压力开关漂移值测试等多项工装项目,这些项目均是在一线工作人员的强烈反馈和迫切需求下启动的,完成后显著提升了现场检修作业的效率,生产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说起项目,邦小华满是骄傲和自豪。靠着精益求精的执着、孜孜不倦的钻研和反复摸索的韧劲,邦小华和团队在地铁车辆检修领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截至目前,他们开展技术攻关或技术革新项目70余项,8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工作室共完成22项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累计节省运营成本1000余万元。

  采访中,记者时常感受到他们的工作室不仅是一个技术创新的场所,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凝聚力的团队之家。在这里,邦小华和他的团队用智慧和汗水,为南昌地铁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洪观新闻记者黄琛琛实习生钱晨/文冯楷文/图)

 
标签: 江西人事考试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