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江涛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美春
3月27日,青峰医药集团自主研发的玛舒拉沙韦片正式获批上市,实现江西化学药1类创新药零的突破;佳腾电业一根宽度仅为头发丝三分之一的超微细扁线,使国产新能源汽车电磁线性能提升30%;赣州深联电路通过“5G+工业互联网”实现产能提升25%……当创新要素奔涌汇聚,赣州市章贡区的民营企业正以“硬科技”锻造发展硬实力,用“制度暖流”激活创新原动力,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令人瞩目的“加速度”。
从“跟跑”到“领跑”的技术突围
走进青峰医药集团药厂,只见全自动灌装线正在灌装艾立布林注射液。这批“章贡造”抗癌药跨越太平洋,成为全省首个打入美国市场的生物医药产品。“从‘跟跑’到‘领跑’,我们用了20多年。”集团相关负责人感慨道。这家曾濒临倒闭的地方药企,如今手握众多药品专利,年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其研发的枳实总黄酮片成为全省首个中药创新药。
章贡区的产业进阶远不止于此。在佳腾电业总工程师叶惠敏的办公桌上,陈列着企业17年间迭代的电磁线产品。这家最初模仿进口产品的企业,如今依靠研发的PEEK扁线技术,使国产新能源汽车电磁线性能提升30%,背后是2000余次工艺改进和47项发明专利的积累。“公司年度研发费用超3120万元,占营收比例稳定在4.11%以上。年度订单额突破10亿元,产品占据全国市场份额70%,并打入5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供应链。”
“一支药”冲出国门,“一根线”破解世界性技术难题,折射出章贡区民营企业从“跟跑”到“领跑”的执着和魄力——
科睿特公司凭借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覆盖全国30个省份,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南兴医疗成功研发全省首个检测三类体外诊断试剂;全区研发投入增速连续三年突破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3.85件,位居赣州市第一……
目前,章贡区已培育民营企业省级创新型企业8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9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
从“制造”到“智造”的生态重构
在深联电路5G智慧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正进行着“数字孪生”实验:通过实时采集10万多个传感器数据,AI系统自主优化生产参数,使PCB产品不良品率降低30%。这种数字化转型已然不是个案。章贡区投入5000多万元“数智赋能”技改资金,推动50%以上的规上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全区制造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指数达100.6,位列赣州第一。
如何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生态重构?章贡区出台“科技创新赋能政策20条”等系列政策举措,拿出真金白银鼓励民营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升级转型,引导民企抢占新赛道,以技术创新领跑行业发展,用创新这一“变量”,撬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量”。
翻开章贡区产学研合作清单,令人瞩目的是产业链的协同进化:推动空军军医大学、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青峰医药集团共建新药创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攻关重大疾病项目;牵手航天科工二院706所,组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联盟,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产业强则筋骨壮。章贡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张魁斌介绍,当地在医药健康、数字信息、稀金材料三大领域大力实施“链长制”,积极引进上下游企业,不断提升产业链,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政策输血”到“制度培土”的生态培育
出台《创建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示范区实施方案》,设立30亿元产业基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落实减税降费5.3亿元。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创新推出“科技贷”“专利贷”等产品,2024年实现各项贷款3166.19亿元,超过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
章贡区制度创新的背后,是“企业点单、政府上菜”的服务理念。该区构建“一个项目、一套专班、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实行领导挂点包联模式,健全完善项目从签约落地、到开工建设再到竣工投产的全流程、闭环式管理服务新模式,建立形成“洽谈一批、签约一批、落地一批、投产一批”的招商机制。
“上午提交材料,下午拿到施工许可证。”章贡区三江口片区组团项目工程建设部项目负责人潘俊岑的亲身经历,印证了该区高效便捷的政务效率。
当地推行“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机制,企业开办实现“3小时办结”,工程项目审批时限比肩粤港澳大湾区水平。与深圳市南山区等16个县区实现546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1589项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开通网上办理,推行“企业安静生产期”制度,让民营企业心无旁骛搞建设、谋发展。
系统化的生态培育结出硕果:全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连年增长,民营企业贡献了61.1%的地区生产总值和80%的就业岗位。2024年,章贡区共有民营企业3.2万余家、个体工商户7万余户,民营企业注册资本达1316亿元,分别占全区经营主体总量和注册资本总额的32%和81%,有效撑起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硬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