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南昌新闻网讯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更是保持企业活力的核心动力。近年来,我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创新活力。截至2024年底,我市共有有效期内创新型中小企业129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9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家。
我市95%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把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主攻方向,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中更好发挥主导作用。
登上普天线缆集团瑶湖工厂的生产车间顶层,可以看到七层楼高的拉丝塔正在运转。当前,南昌气温不高,但记者站在拉丝炉前仅三分钟,头上便已沁出薄汗。炉内,一根200毫米粗的透明预制棒如水晶柱般矗立,经2000℃的高温加热后呈现出明亮的橙黄色光晕。在精密设备的牵引下,熔融的玻璃材料以每分钟2500米的速度被拉制成直径仅0.125毫米的裸光纤,裸光纤极其纤细,只有在特定角度下才能看到其反光,否则就像观察空气一般难以察觉,经冷却、树脂涂覆固化等工序,成品光纤直径只有0.25毫米。
普天线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韩向荣指着拉丝炉说,四年前,江西省的第一根光纤就是这样诞生的。据了解,拉丝作业技术含量极高,在高速拉丝时必须保证高精度,且不影响光纤的均匀性和光学性能稳定。为破解核心技术难题,普天线缆集团组建了自己的光纤研发团队,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再吸收和自主创新,掌握了PCVD、VAD、OVD三种世界领先的光纤制造技术。
“创新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韩向荣看来,光纤产业前景无限,有更多宝藏等待挖掘,在完成从“买纤”到“造纤”的突围后,普天线缆集团在“造好纤”的路上精益求精。“新建成的二期生产线今年开始启用,新的拉丝塔能处理更大直径和长度的预制棒,单根预制棒产纤量从5000芯公里提升至10000芯公里,拉纤速度提升至每分钟3500米。目前,该公司共有12条光纤生产线,年产能1200万芯公里至1500万芯公里。”韩向荣表示,在光纤性能方面,公司也在不断优化升级,经团队创新研发,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和四波混频已得到大幅度降低,这意味着信号传输的精确性、稳定性和传输速度大幅提升;在生产工艺上,传统的保温炉冷却技术已经升级为自主研发的高效保温系统,同时,树脂涂覆固化环节实现了UV固化到LED固化的转变,使用寿命更长,有效降低了能耗和维护成本。此外,该公司正在加紧空芯光纤、多芯光纤的实用性研发,若成功突破,将代表行业最前沿的技术水平。目前,普天线缆集团拥有54项国家专利和技术软著,实验室面积达5760平方米。
通过大力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组建研发机构,引导未建立研发机构的专精特新企业组建初级研发机构,指导已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申报市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称号,目前,我市95%以上的专精特新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实现了应建尽建全覆盖。
“金融活水”助专精特新企业长成参天大树
如何聚集更多资源,助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快成长为参天大树?产融合作是一条有效途径。为有效畅通惠企融资渠道,我市在2022年正式上线“中小企业融资直通车”微信小程序,采用“政府搭台、企业点单、银行服务”工作模式,对产融对接会后续事宜做到了全过程跟踪问效,呵护企业融资全生命周期。江西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