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志刚
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3月20日,春分,兆驰股份有限公司未来显示、智能终端及芯片等4个项目当日签约落户南昌高新区,意味着南昌作为全国重要的移动智能终端和LED芯片制造基地的地位更加巩固。
作为江西首个国家级高新区,南昌高新区以“制造业立市”为主战场,通过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优化营商环境等举措,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高质量发展答卷: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063亿元,连续三年站稳千亿级台阶,稳居全省开发区首位。在全国178家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南昌高新区列第26位,工业总产值单项排名列全国第16位,跻身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
最新数据显示,南昌高新区已培育9家营收超百亿元的制造业企业(集团)、1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电子信息、新材料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航空制造、医药健康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每平方公里土地创造约3.7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
千亿集群崛起:从“单点突破”到“全链开花”
走进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导向车穿梭运送物料,4英寸氮化镓LED外延芯片月产能达110万片,产销量稳居全球第一。这家2017年落户的企业,仅用5年时间便斩获1180项技术发明专利,发展成为行业龙头。其成功的背后,是南昌高新区“垂直整合产业链”的战略布局——围绕LED产业,园区集聚50余家上下游企业,形成从衬底材料、外延芯片到终端应用的全自主知识产权产业链。
“超半数原材料可在本地配套采购,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江西兆驰晶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长方说,“公司的原材料供应商与我们仅一路之隔。”
落户不到3年,通过研发创新、依托产业集群,兆驰晶显从100条生产线迅速增长到1500条,成为全球最大的COB面板制造商。杨长方表示,公司一季度订单已排满,全年产量预计翻番。
这样的链式发展模式在智能终端领域同样成效显著:华勤、龙旗、美晨、传音、努比亚等5家整机企业2024年营收突破1100亿元,带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分别超1亿部和1500万台,全球第四大笔电基地地位进一步巩固。
创新驱动:4个“90%”背后的硬核实力
走进瑶湖科学岛,建设现场一片繁忙。这个以省实验室、新型研发中心为核心的省级科创高地,正加速吸引创新要素集聚。南昌高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李敏透露,南昌高新区90%研发机构设于企业、90%研发投入来自企业、90%科研人员聚于企业、90%科技项目源于企业,形成“企业主导创新”的鲜明特色。
铜箔越做越薄,利润越做越“厚”,江铜铜箔下线的3.5微米极薄锂电铜箔行业领先;中科水研WT606高精度芯片分辨率超越国际竞品15%;联创超导自主设计的高温超导磁体可靠性获验证,拿下中核项目……一批“单打冠军”的涌现,印证着创新土壤的肥沃。2024年,南昌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5.9%和49%。
营商“引力场”:“高效办成一件事”释放发展活力
“南昌高新区优质的营商环境、高效的政务服务,为兆驰集团创造了安心发展的沃土。”兆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伟的感慨,折射出兆驰对已合作11年的南昌高新区的满意度。2024年以来,南昌高新区先后入选全国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扩面质效典型案例、全国“高效办成一件事”应用创新优秀案例单位,通过专班化服务、法治体检、知识产权绿色通道等举措,构建起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体系。
“我们要坚持项目带动抓落实,持续做大产业集群。”在日前召开的南昌高新区深化实施“4610”行动计划暨科技创新推进大会上,高新区党工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我们平时对企业尽力呵护,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变革不止于服务提速。随着《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南昌高新区率先转向“政府+公司+专业机构”联动招商,2024年引进龙旗AI笔记本电脑研发基地、赣锋锂电电池电芯等亿元以上项目86个,投资总额约330亿元,重点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落成的全省首个密码与信创产业园,吸引10个标杆项目签约,未来5年有望形成30亿元营收规模,成为数字安全产业新高地。
记者了解到,南昌高新区近期不仅加快落子以龙旗AI笔记本电脑研发生产基地为代表的“AI PC”全新赛道项目,还瞄准新显示技术、新能源等赛道,加速AI、大数据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努力为江西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