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画了一条大鲨鱼!”6岁男童寥寥几笔在纸上勾勒出卡通鲨鱼形象,灵感来自近期阅读的绘本。这名看似活泼的男孩,其实是孤独症儿童。4月2日是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今年的宣传主题口号为“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4月1日,记者探访南昌市豫章儿童康复中心,近距离了解“星星的孩子”的康复治疗与内心世界。

孩子正在绘画。
机构:根据个体差异实施教育计划
孤独症谱系障碍被诊断为中度孤独症,在康复中心治疗一年多仍只会说简单词语。
泡泡的康复师是“95后”郭宇。每次课前,他都会准备彩带、气球等教具。泡泡处于初级阶段,这些教具用于调动五感。课程以陪伴玩耍为主,郭宇会挥舞彩带吸引泡泡视线,或玩“坐飞机”游戏并发出“哈休”声。整个教学中,郭宇必须将情绪放大十倍才能吸引泡泡注意。
郭宇表示,孤独症康复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康复师最重要的是保持耐心。这是他第一份工作,从实习到入职已5年。“这是份特别有意义的工作,孩子们每一点进步都让我欣慰。”
豫章儿童康复中心现有13名专职教师,多毕业于豫章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该院研发的构音语言康复技术和“1+N”孤独症教育康复模式已被20多家机构采用,帮助800余名孤独症儿童。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照亮‘星星的孩子’。”学院党总支书记胡金秀说。该院36年来培养了3000余名特教教师,其中约1000人从事孤独症康复。学院2018年创办的康复中心已为400余名孤独症儿童提供服务,75%的孩子成功融入普通幼儿园和小学。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赵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