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出新局面 “创”出新活力
南昌新闻网讯 民营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为基础,不断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全市民营经济规模总量不断扩大、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总体效益不断提高、发展活力不断提升。
数字化改造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民营企业是产业升级的“驱动器”。近年来,我市众多民营企业通过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等,加快向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走进江西联创宏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流水生产线正高速运转,耳机订单正在马不停蹄地赶制中。记者看到,在每条生产线前都悬挂着一块屏幕,可以清晰地显示当前的生产进度、良品率等关键指标。
今年以来,依托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联创宏声实现了研发过程的数字化管理,研发和生产、采购业务的流程化衔接。“以前我们的各环节数据没有打通,需要先去设备上下载Excel表格,形成邮件后再发给客户。经过数字化改造后,现在可以实时把生产的一些关键测试数据回传给客户,客户能及时看到产线上产品生产合格率是多少,从而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江西联创宏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IT部负责人董乐天介绍。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2012年开始,联创宏声陆续完成了包括生产系统、管理系统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通过自身扎实的技术研发能力、优秀的产品生产能力和管理能力,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但生产规模的扩大也为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事实上我们很早之前就已经建立了ERP,在技术、产品、市场和法律等维度全面构建了高温超导装备的核心关键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类似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案例,在南昌不胜枚举。
为提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一方面,企业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培育创新型人才,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另一方面,加大对民营企业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同时,我市大力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组建研发机构步伐,引导未建立研发机构的“专精特新”企业组建初级研发机构,指导已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申报市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称号。目前,95%以上的“专精特新”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实现了应建尽建全覆盖。2024年,我市投入大量科研资金,用于推动科技创新,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66.56亿元,增长70.4%;高新技术企业达1835家,净增116家,众多民营企业凭借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