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2025  2024  江西省简称  江西庐山  江西地图  江西大学  江西移动  江西省会是哪个城市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江西丰城 

最大限度防范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日期:2025-04-10     来源:江西新闻网站    作者:江西吉安新闻    浏览:204    评论:0    
核心提示:<!--enorth cms news protect start--><!-- image template start -->

  日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持续推进防溺水“1+4+1”工程建设(“同上一堂防溺水课”+防溺水“四个一”设施建设+“水花行动”),最大限度防范和减少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记者采访了文件牵头起草单位省公安厅、省教育厅有关负责同志,了解《若干措施》出台背景、主要特点、重要内容。

  三大特点,着眼于进一步优化完善机制

  江西江河湖泊众多,夏季高温期长,中小学生溺水事故一度多发。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近年来采取有力措施持续强化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此次出台《若干措施》,是在历年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总结提升,旨在进一步优化完善机制,巩固防溺水成效。

  《若干措施》具有三大主要特点:一是突出压实责任,综合治理。通过建立完善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机制,压实党委政府、职能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和学校、家庭等方面责任,形成多方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突出宣教结合,疏堵并重。一方面通过持续开展“同上一堂防溺水课”、校园安全宣传、社会公益宣传等宣教活动,提升学生、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另一方面通过推进游泳教育普及“水花行动”,加强游泳场所建设,提升学生“会水能力”,为学生暑期游泳戏水提供安全场所,实现源头上的有效防范。三是突出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针对农村地区、重点水域、留守儿童等防范薄弱环节,明确重点水域防范责任,强化巡防守护措施,推进防溺水设施建设,落实农村“邻里盯防”“联防小组”等关爱措施,健全农村学生节假日管护机制,提升防溺水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17项具体措施,综合施策形成合力

  《若干措施》着重从完善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和警示提示、强化水域风险防范和救援措施、培养中小学生“会水能力”、落实重点对象防护措施等5个方面,提出了17项具体举措,涵盖了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的方方面面。

  在健全工作机制方面,要求各地建立党政领导牵头的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机制,将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纳入平安建设重要内容。同时,在每年4月至10月常态化开展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专项行动。

  在加强校园日常安全教育方面,要求督促指导学校落实“1530”安全教育制度,即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每个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防溺水等安全教育。

  在明确水域防范责任方面,要求各地对辖区内所有水域进行摸底调查评估,将有较高溺水风险的水域列为重点水域,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加强重点水域防溺水“四个一”设施建设和日常维护,并强化科技赋能。在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方面,要求建立公安、消防救援等部门和社会救援力量相互协作配合的应急救援机制,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应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确保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就近有序开展救援。

  在开展游泳培训方面,各地要持续开展游泳教育普及“水花行动”,以四至六年级学生为主要对象,组织开展游泳技能、安全知识和自救技能培训,并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多方筹措的游泳设施及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在加强重点对象防护方面,要求各地组织对辖区内中小学生进行摸底排查,将农村留守学生、特殊困难家庭学生、城镇返乡学生等列为溺水重点防护对象,建立工作台账,明确专人负责对接服务,推动在农村地区建立“邻里盯防”机制,对溺水防护重点对象做到重点时段有人管、知去向。

  据悉,各地各部门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结合实际细化具体措施。《若干措施》的贯彻落实,将系统性破解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在机制建设、农村学生关爱、重点水域防范等方面的问题难题,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织密安全防护网,切实守护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安全。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颖

 
标签: 江西区号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