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李师傅。我想跟您说说我家的情况……”4月7日一大早,位于上饶市信州区水南街道上滩头社区的祖华五金店一开门,便有群众找到店主李祖华反映问题。自从去年挂上“小巷解忧屋”招牌以来,这家小小的五金店已成为反映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纷争的重要场所,广受好评。
“李师傅待人热情、乐于助人,这是社区群众公认的。”上滩头社区党委书记黄和凤告诉记者,今年65岁的李师傅从1993年起便在上滩头社区开店。因为居住时间长,他对街坊邻里的情况十分熟悉,平时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邻居,为他们排忧解难、平息纷争。
去年下半年,为了搭建社区与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上滩头社区计划设立社情民意收集点。李师傅得知后主动报名,把自己的五金店打造成“小巷解忧屋”。“能为大伙儿作点贡献,我心里感到舒坦。”他笑着说道。
“小巷解忧屋”很快成为一个充满温情的“解忧”场所。居民们日常购物、遛弯时,都爱到这里歇脚聊天。通过这种近距离、接地气的互动方式,李师傅总能及时捕捉到居民们的烦恼和诉求,帮助社区提升服务质量。
去年11月,一名老人在祖华五金店不远处摔倒,李师傅看见后,立刻上前帮忙,将她送回家中,还帮忙联系了家属和社区工作人员。老人的子女赶回家后,连连向李师傅道谢。今年3月,有居民向李师傅反映,水南街227号小区便民停车场存在无序停车的情况,而且机动车在出入口行驶速度较快,给过往行人带来了安全隐患。李师傅得知后,立即向社区反映情况。经过协商,社区决定在停车场内增设交通护栏,在出入口附近安装减速带,引导车辆有序行驶。李师傅主动请缨,负责停车场设施的安装改造,让周边居民的出行更加安全。
如今居民们遇到难题,总爱找李师傅商量。在这名热心店主的带动下,祖华五金店成为了社区群众的暖心港湾。
“‘小巷解忧屋’凭真情实意,搭建起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连心桥,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上滩头社区一名工作人员如此评价道。面对赞誉,李师傅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邻里乡亲们满意,我就开心。”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涂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