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2025  2024  江西省简称  江西庐山  江西地图  江西大学  江西移动  江西省会是哪个城市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江西丰城 

王计兵:重新走向生命的“学堂”

   日期:2025-04-23     来源:江西教育考试网    作者:江西省委书记**简历    浏览:981    评论:0    
核心提示:□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颖 实习生 鄢卓言

  □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颖 实习生 鄢卓言

王计兵(受访者供图)

  王计兵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外卖诗人”。2025年亮相央视春晚后,更多的关注海啸般向他涌来,时至今日仍未平息。我们采访的过程中,他应对了3个媒体采访或直播。多年的合作伙伴说:“王老师身上最打动我的,是始终没有‘飘’。”

  乡村观察和打工生活,是他已出版的4本诗歌集里最重要的两大主题。

  他构筑了一个诗歌里的“王庄村”。里头依次住着父母,逝去的堂哥、堂叔、姨姥,他熟悉的乡村自然风物以及悲悯人事。明明是生猛的、有质地的人生故事,他写来语言清新、举重若轻,反差感如同诗歌的错落令人印象深刻。

  在那些关于母亲的诗歌里,读者不难捕捉到一个持针缝补的母亲形象。他是家中最小的儿子,穿着两个哥哥的旧衣服长大,灯影下母亲缝旧衣的身影,是他最深刻的儿时记忆之一。《娘》是注入了他最澎湃感情和生命经验的诗:把一个字浓缩成一根针/我喊一声娘/就心疼一下。再喊一声娘/就想动用丝线/缝补千疮百孔的过往。母亲并不识字,他在完成这首诗后,时常读给母亲听,每回读到“娘”字,母亲就回:“哎——”这一读,就是整整9个月。2020年,母亲病逝,这段母子共读诗歌的时光,成为他一生的怀想。

  诗人将这份自凝望母亲出发的温情目光,抚过乡村断头的向日葵秸秆,抚过被高速行驶的时代甩下的村庄,抚过远去的农耕文明,然后,他看向远方陌生国度里的陌生人群,觉得他们和自己有关——这首叫《妈妈》的诗歌只有短短8行:一个女人哭了/一个女人也哭了/我总是分不清/哪个是俄罗斯人/哪个是乌克兰人/只从字幕里知道/她的儿子去了战场/她的儿子也去了战场。

  他悲悯的诗心,从自我转向了群体,他带着共情观察世界的视角,从书写他人转向了书写时代。一个坚持写作37年的素人文学爱好者,凭借着评论家笔下“经历过漫长庸常的宛如修道般自修自悟式的文学准备”,完成了从自发写作到自觉写作的转身。

  打工生活和对日常细微处的思考是他最为读者熟悉的一类题材。

  2018年起,他成为一名外卖骑手,这份工作改变了他的诗歌面貌。“自我变大了,我作品里的我不是我,这种状态反复出现,我越来越关注他人。”在送餐等餐、等一盏红灯变绿的缝隙里,他开始尝试语音写作。最初,很不适应,声音发出来就感觉自己把自己打碎了,激情随之消失。后来,他找到了自己诗歌的节奏。年轻骑手、独臂骑手、脚手架劳动经验……他把劳动人民生活里的苦涩重重拿起又轻轻放下。他想为外卖小哥群体做点事,于是有了诗集《低空飞行》。

  他偏爱“钉子”“石头”等特殊意象。我们聊起“钉子”的源起,他告诉记者,那是他踏入工地的第一份工作,在沈阳的工地上把弯钉敲直。“当你反复地重复一件事情时,它也就在我生命里留下了烙印,我想:是不是我也是一枚钉子?然后用什么样的方式把自己重新取直。”

  也许还得是诗歌。

  他的微信名叫“拾荒”。既是为了记住生命中最艰难的2004年——那段流落街头靠捡废品为生的日子,也是为了自我警醒,免得“我们曾经拥有过的事物,后来被我们丢弃”。

  他的首部诗集《赶时间的人》两年内加印11次,发行量超过10万册。他在凌晨3点写散文,深夜里关起门来,自己和自己聊到尽兴。他的散文《父母爱情》在《北京文学》2025年第5期发表,接下来的一年,他有一本诗歌集和一本散文集即将出版。记者问他:“寻常青年人如何从您的文学道路里汲取力量?”他说:“生活是第一位。现实生活才是我们生命里的山川田野,而梦想,是生命中水分的一部分啊。经营好自己的山川和田野,也就是守住了自己的水分,让生命里的水分呈现出自然的状态。”

  诗歌的版税收入超过送外卖和开小卖部的收入后,能踏踏实实留在金雁小卖部的时间不多了。前几天,他在兰州的一个礼堂开会,窗口的壁灯特别亮,白色灯光打开的时候,他观察到,壁灯就像一扇窗户。他写道:“理解那些一次次撞向玻璃的飞鸟/幸亏我没有翅膀/翅膀会让我高估自己。”

  只要有时间,他会切换回自己持续7年的外卖生活。以前的生活方式让他觉得踏实、从容,没有紧张感:早上起床在金雁小卖部看店,上午十点和妻子交班,送外卖,写作,帮着接送一下邻居们的孩子。

  或者,再早一点。把自己丢进老家一片清闲的田野里,或者家乡那条河边,自己跟自己度过一天半天。或者发呆,或者激动万分。

  王计兵最喜欢的诗人是胡弦,我们交谈当天,他手边的诗集是叶小平的《我们劳作在大地上》。他吃着诗歌论坛的百家饭开始学写现代诗,草莽年代的网络论坛高手如云,他管诗歌论坛叫“学堂”,觉得找到了自己的学校。重新开始写散文后,他反复打开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重新一次次走向他的“学堂”。

 
标签: 江西车牌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