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权 廖龙飞 熊莹
“新区建设之前,105国道经常堵车,出行很不方便。如今,路宽了,通畅了,去高铁站只需10分钟。”家住赣州蓉江新区坪路康居小区的李阿姨指着家门口平坦的马路,语气中满是欣慰。
近年来,蓉江新区以城市更新为抓手,从破解交通堵点、升级住房保障到改善人居环境,用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工程,让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落地生根”;通过城市更新,为百姓托起了“稳稳的幸福”。
交通升级:从“拥堵”到“路畅”
空中俯瞰蓉江新区,蟠龙大桥横跨南北,稀土大桥贯通东西,赣南大道高架快速路上车流如织。八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每到上下班高峰期,原105国道拥堵不堪;京九铁路穿行其间,部分村庄被铁路“割裂”,居民出行需绕行数公里。
蓉江新区坚持规划引领,优先建设基础设施。累计建成新时代大道、飞扬大道等市政道路约150公里,打通跨京九铁路穿跨通道,构建起“一环三纵”农村主干路网。赣南大道高架快速路、武陵高架快速路的通车,使得五区间通勤时间缩短一半以上。
地上路网不断延伸,地下“隐形工程”也同步推进。38公里长的地下综合管廊内,智能轨道机器人实时巡检管线,有效解决了“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城市顽疾。“过去修管线就得‘开膛破肚’,现在通过管廊就能维护,既省时又少扰民。”赣州蓉江新区住建局城建股负责人袁书亮说。
住房保障:从“有居”到“优居”
通过申请人才住房并摇号中签的陈先生,现已入住星洲萃苑人才公寓。精装房内空调、热水器一应俱全,楼下篮球场、幼儿园等配套设施,让他直呼“超出预期”。
陈先生的获得感源于蓉江新区加快构建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今年以来,78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468套商品房配建的人才住房即将交付使用,同时,200套免费“暖心驿站”为求职大学生提供过渡住所。针对老旧小区,该区投入资金对金富康小区、清源小区等10余个社区实施改造:翻新建筑立面、加装电梯、升级供水系统,并配建口袋公园和健身设施。
为破解城中村治理难题,欧潭半岛、商都嘉园周边的2个改造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同步完善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打造“15分钟生活圈”,不断升级群众的居住体验。居民肖国生对改造后的生活赞不绝口:“以前我们这里的设施陈旧,环境有些杂乱,现在经过改造,小区焕然一新,我们老年人的生活也丰富多彩了。”
环境提质:从“忧水”到“亲水”
家住潭东镇金富康小区的居民刘先生指着不远处的道路说:“以前一下雨,这路面就会积水,有时水深足足有半米多。管网改造后,再没出现过这种情况了。”
水环境治理是蓉江新区城市更新的“硬仗”。目前,该区已投资3.4亿元,完成了16公里的截污干管一期、二期项目的全线贯通,同时32公里的城区排水防涝及管网建设一期工程也在加速推进。
此外,建成区范围内的排水管道已基本成型,已建成雨水管网143公里、污水管网131公里,19.4公里的沿江截污干管全线贯通,实现了雨污分流全覆盖。智慧环保平台24小时监测水质,并对排水户进行动态监管。
从金富康小区翻新的健身设施到街头巷尾的垃圾分类站,从智慧社区App实时报修到“一老一小幸福院”的欢声笑语,这些细节共同汇聚成蓉江新区的宜居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