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国锋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黎明
谷雨时节的浮梁县江村乡中洲村,连绵青山下,20多名村民正栽种着翠绿的草珊瑚苗。队伍最前方,皮肤黝黑的徐建有仔细检查每株苗木的栽种深度。“根须要舒展,覆土要压实”——这名返乡创业8年的青年,如今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草珊瑚专家”。
2017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徐建有带着全部积蓄回到老家。起初,他与同伴种植有机稻、油茶,但效益始终不温不火。转机出现在2020年,他在药材市场发现草珊瑚的特殊价值:林下种植不毁生态,管理简单效益稳。为验证可行性,他背着土壤样本去做检测。
“当时全村没人相信树底下能种出‘金疙瘩’。”徐建有在自家后山开辟试验田,白天记录生长数据,晚上研读科学栽培和管理知识。经过3年摸索,他独创的套种模式,亩产较传统方法提升20%。试种的草珊瑚,为他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今年计划种植7000亩草珊瑚,目前已经种植了4000余亩。”徐建有说。
走进徐建有的草珊瑚种植基地,可见杉木林下整齐排列的草珊瑚苗。“这些‘懒人庄稼’一年只需除一次草,但每公斤能卖16元。”徐建有算着经济账:烘干后的草珊瑚叶片能做药,茎秆可制保健品,连根须都是凉茶原料。他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已带动几十户村民参与种植。
村民徐继跃正在给草珊瑚新苗覆土。他是脱贫户,靠着在基地务工,去年全家增收4万多元。“在家门口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像他这样的固定务工村民,基地已吸纳20余人。
站在新扩建的育苗大棚前,徐建有指着远处的加工厂地块说:“明年,这里会有烘干车间和提取生产线,草珊瑚种植面积也将扩大至1万亩。”他刚与国内多家医药企业和保健品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计划打造集中草药种植、加工、观光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园。这个春天,4000多亩新苗正在青山沃土间扎根,孕育着乡村振兴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