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新闻网讯 昨日下午,千年文脉润赣鄱——江西首届书院文化会讲在南昌市前湖迎宾馆举行,来自全国文化界的知名学者、著名书院负责人汇聚一堂,共同探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独特标识,解锁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探究书院文化的现代价值,不断激发“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活力。
本次会讲由主旨演讲、主题报告、圆桌对话三部分组成,系统梳理了江西书院的千年文脉、时代特点以及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进一步推动书院文化在守正创新中以更加鲜活生动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发挥知识传播、思想革新、社会教化等功能,助力擦亮“德润赣鄱”文明品牌,推动文化强省建设。
“江西书院甲天下,不仅是因为江西的书院数量多,更是因为有白鹿洞书院、象山书院、鹅湖书院、白鹭洲书院、豫章书院、阳明书院等一批享誉天下的书院。”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国家社科基金历史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方志远以“书院、会讲与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构建”为主题作报告时说。
“如今,书院大多以景点或文物单位的形态呈现,承载着供游人参观瞻仰的功能。但书院绝非仅靠历史底蕴与建筑风貌就能发挥全部价值,这块充满文化‘内容’的精神园地,更应倾听游客群众的心声,以需求为导向,深度挖掘书院文化内涵,拓展服务边界,让传统书院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谈到各大书院如何为当地文旅发展助力时,白鹿洞书院研究会会长、南昌大学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柱才表示。
近年来,江西加强对书院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实施白鹿洞书院改造提升、豫章书院修复等工程,推动书院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全省书院类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共120余处,数量位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