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万安县宝山乡黄塘村高标准农田里,旋耕机、三轮车进出自如,秧苗、化肥也能直接送到田埂上。
“这些机耕道和下田口都是村民修建的。”村民郭长发指着自家的田地说,“以往修路、修渠都外包给施工队,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采用以工代赈模式,让我们有活干,能赚钱。”
2024年以来,万安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选择工程投资金额200万元以下、群众基础好、参与项目建设积极性高的村庄,推行“乡村主建、农民主体”的以工代赈模式。为确保实效,乡村可自主申报,经县领导小组会议审定确定后,由项目所在村委会自主实施,组建村民理事会,下设8个职能组,分别负责日常施工监管、物资采购、务工管理、工资发放等。同时,构建县乡村三级质量监督机制。县农业农村局公开招标聘请专业监理对项目质量全程监督,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不定期到项目现场监督检查指导,及时督促整改问题;乡镇安排专人监督项目,村民理事会也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确保项目质量不打折扣。
2024年以来,万安县在7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村采用以工代赈建设模式,建设面积3700亩,总投资1024万元。项目建设吸纳350余名当地群众务工,增加村民务工收入约300万元,村集体增收11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