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缝铺和书店,似乎“八竿子打不着”,而在南昌市东湖区百花洲街道裘家厂社区的一条小巷里,有家名为“便民裁缝书店”的铺子,一开就是30年。难以想象,这家仅有7平方米的裁缝铺里,居然有2000余本图书,居民笑称这里是社区“书香味最浓”的地方。
日前,记者来到这家“便民裁缝书店”,只见门口摆放着一台老式缝纫机,店内陈列着小人书、历史读本、医学百科等各类图书。
“黄姐,这条裤子帮我裁一下裤脚。”“小黄,帮我补一下衣服。”小小店铺前,客人络绎不绝。系着围裙、戴着袖套的黄端明坐在缝纫机后,伴随着“哒哒”声,细密的针线不停地落在要修补的衣服上,变成平整的针脚,不一会儿,破损的衣服修补好了。“小黄的手艺没得挑,家里有衣服需要修补时,我就来这找她。”一旁的社区居民胡奶奶说道。
黄端明说,她平均每天要接待20余名顾客,还有已经搬走的邻居特意回来找她缝补衣服。“大家认可我的手艺,能为大家提供服务,我也高兴。”
黄端明每天缝缝补补,丈夫钟友春则忙着打理那些书籍。钟友春说,起初夫妻俩只是开了一家裁缝店,因为喜欢看书和收藏书,也想把这些有趣的书籍分享给别人,就索性将书籍搬进裁缝店,便有了这家“便民裁缝书店”。
“刚开始店里只有百来本书,后来越来越多的邻居捐书,不知不觉就有几千本了。”钟友春笑着说,来店里修补衣服的顾客在等待时可以随手从书架上拿本书看,既打发了时间,也学到了知识。“还有很多大学生放假时来我这借书,他们说这里像个小型图书馆。”
多年来,这家小店成了巷子里的独特风景。从青丝到白发,如今,60岁的钟友春和黄端明依旧守着这间小铺。在夫妻俩看来,“小修小补”的手艺活是谋生的“饭碗”,以书为伴则让晚年生活更充实,对此他们很满足。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