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万里茶道是继古丝绸之路之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国际商道,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
17世纪,饮茶之风在俄罗斯、英国等欧洲国家盛行。这一时期,世界各国喝的茶绝大多数产自中国。位于江西省铅山县的河口镇,曾是中国茶叶集散和国际茶叶贸易的重要节点之一,有“万里茶道第一镇”的美誉。明万历版《信州府志》中记载的“华夏首次问世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动联合申遗工作。今年,铅山县以“重塑千年荣光”为主题,启动对河口明清古镇的保护和改造。
历史上的万里茶道汇聚了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精神,现在通过加强对万里茶道的保护,运用好万里茶道的文化遗产,将为当地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报全媒体记者张雪李劼田野史港泽摄影报道
4月3日,铅山县永平镇大义桥,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古桥造型古朴,见证着“万里茶道第一镇”的繁荣。

4月3日,制茶师对鲜叶进行萎凋工艺处理。

4月4日,国家级茶艺师正在斟茶。上好的河红茶汤色红亮、浓郁、清澈。
4月12日,孩童奔跑在雨后夕阳照耀下的铅山县河口古镇二堡街。
4月12日,铅山县车旁镇下渠村,采茶工余春英正在武夷山脉千米海拔高山上采摘用于制作河红茶的野茶。
4月12日,制茶人员在察看河红茶的发酵情况。
4月12日,有“万里茶道第一镇”美誉的铅山县河口镇,曾是中国茶叶集散和国际茶叶贸易的重要节点之一。横跨信江两岸的百年浮桥,至今仍是人们出行的要道。
4月14日,不少当地人仍借由相通的码头和浮桥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