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工程,不断提升绿色食品、现代针纺、新型材料、机电装备制造四大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我市传统产业被激发出新的活力。
近三年兑现市级技改奖补资金近2.26亿元
“我们引入了数字化管理系统,采用的是激光切割机。它可以更好地利用数字化传输、智能分析,实现排版下料,使原材料利用率达到最优化,整体效率比传统方式提高了30%。”在进贤县致邦住宅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厂长王震告诉记者,技术人员还会通过电脑对切割过程进行实时监测。
据介绍,致邦住宅工业集团落户进贤后,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形成了以数据分析和数字化设备为基础的一体化生产模式,生产效率较传统人工操作提升了近40倍,精度达到99.9%以上。目前,致邦钢结构公司同步进行8个项目的钢结构部件生产,9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2023年,我们工厂加工端将实现5亿元的产值,产能在10万吨以上。”致邦住宅工业集团总经理徐代明表示。
在青山湖区众拓制衣的5G+智慧车间里,各类机器人运输车、机械化流水线有序运转。在数字化改造的赋能下,众拓制衣2022年全年产值超过3亿元。目前,企业正在规划一个超级智能化工厂,预计在2025年开始动工。
在南昌,传统产业通过技改实现产业效能大幅提升的例子还有不少。洪安化工通过5G+工业互联网,构建数字化安全巡检系统,产品合格率提升33%,产能效率提高20%,生产人员安全性提高43%;百威雪津通过实施5G项目,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产线人员优化精简15%,产值同比提升8%;广宥鞋业通过智能化改造,用工率下降了22%,效率提升了30%,年产值增加4000万左右……
企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当地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市强力落实《促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稳投资、小升规”的十条措施(试行)》等支持企业技改的政策,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扩大先进产能、延伸产业链。近三年,共兑现市级技改政策奖补资金约22594万元,其中,2022年兑现奖补资金约9000万元。用好用足上级惠企政策,指导企业积极申报省级工业发展专项、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项目等,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今年,市工信局将全面摸排294户3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在增资扩产、协作配套、上下游延伸等方面的意愿和需求,建立工作台账,引导企业科学合理新上项目、扩大产能,实现2023年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40%左右。
创建一批省级碳达峰试点企业
日前,工信部公示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我市的南昌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江西铜业集团铜板带有限公司3家企业入选。
近日,记者走进江西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探访企业绿色发展之路。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有序运转,不断刷新着生产速度;厂房顶部均设置了采光带,利用自然光进行照明,减少照明设备的使用……“我们通过能源管理、技术升级、设备升级,积极推进绿色发展战略。”该公司公共事务部副总监秦柳告诉记者,去年企业新增了一条PET高速生产线,可以同时生产多种不同规格包装,实现高性能低能耗。同时,有效收集利用冬季吹瓶过程中产生的热风,通过管道输送到包装车间,提高车间内的温度,从而增加员工舒适度,减少单独供暖产生的能耗。“去年,公司节约用电约118.75万度,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020吨。”秦柳介绍。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作,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则,建立绿色工厂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制造业转型发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企业为建设主体,组织开展节能诊断服务工作,推动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全覆盖,促进企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加强政府引导和优化政策环境,不断提升绿色制造专业化、市场化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引领行业绿色转型。截至目前,我市已有国家级绿色工厂16家,省级绿色工厂19家;国家级绿色园区1家,省级绿色园区2家;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
今年,我市将积极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加快推动能效提升技术改造,力争创建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和省级碳达峰试点企业;以汽车零部件等再制造为重点,培育江铃集团再制造拆解中心建成省内最大拆车件供应商;引导方大特钢、江铜、江铃、华勤等重点企业持续提高绿电使用比例。
(全媒体记者刘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