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大余县青龙镇九龙村蔬菜大棚里,种粮大户邓华伟正娴熟地操作水稻育秧播种机。经过摆盘、铺土、播种、浇水、覆土等工序,一块块秧盘从流水线吐出,放满秧盘的推车似一辆小火车,在轨道上来回穿梭,把秧盘送至育秧点。
“效率很高,每小时可以制800多盘,可供40亩农田栽插。”谈起工厂化育秧,邓华伟赞不绝口。据介绍,传统育秧模式是在秧田放好水后,翻耕、施肥、整平,很大程度要靠天帮忙。而工厂化育出的秧苗适合大面积机插,底土厚薄一致、播种均匀、秧块标准,秧苗整齐、存活率高;育秧硬盘可重复利用,无纺布可降解,生态环保。
“我经过多年研究,现在两天就能让水稻种子破壳露白。”邓华伟满脸自豪地说,新技术省去了暗室催芽的步骤,利用大棚蔬菜换茬的间隙育秧,有效避开“倒春寒”,延长了水稻生长周期,能提高水稻品质和产量。
54岁的邓华伟从事农业生产20多年,他坦言,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引用新设备让他底气十足。去年,邓华伟流转了1400亩土地,全程机械化种植双季稻,亩产水稻900斤,年产值约240万元。
“省时省力又省钱,我回去马上添置一台。”从赣州市南康区赶来学习的种植大户曹春平接过话茬,“水稻种植最大的成本是劳动力,从育秧、插秧、收割、烘干等环节实现机械化,相较于传统手工种植,每亩种植成本能降低200元以上。”
稳产增产,科技是关键。近年来,大余县大力实施农业提质增效工程,通过“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经营方式,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企业、基地在育种、种植管理、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加强农业科技运用,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叶相发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焦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