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有乡村特色的“土房子”修葺、布展,吸引游客参观、研学;发挥“土专家”特长,提升农业技术含量;发展“土特产”特色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瑞金市充分挖掘乡村“土房子”“土专家”“土特产”等资源优势,做足“土文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特色小吃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土房子”引来乡村旅游新客流
5月3日,叶坪镇朱坊村红色康养小镇游人如织。一个个红色研学团队走进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旧址,在古旧的房屋里面,体验苏区时期革命者的艰辛。“打造红色康养小镇以来,乡土特色浓厚的红色旧址吸引了众多游客参观打卡,日均接待游客上万人次。”朱坊村党总支副书记李志强说,除了红色旧址,村民闲置的“土房子”发展成民宿及餐饮店,生意也十分火爆。
朱坊村是当年苏维埃中央政府卫生管理局、中革军委总卫生部、中央红色医院所在地,是红军军医学校(红军卫生学校)诞生地,留下了“红色医生傅连暲救孕妇”等感人故事。近年来,当地依托革命旧址等“土房子”,邀请专家进行编制规划,形成以傅连暲纪念广场、中医药文化馆、中央红色医院旧址等为主线的红色教育研究基地,以健身公园、健康步道、红色健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主的健康休闲区,以中药科普园、院士工作基地、万亩果蔬基地、主题民宿区为主的绿色休闲旅游产业链,多元产业蓬勃发展。
“游客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64岁的朱坊村村民朱柏林高兴地说,他在村里经营的小卖部生意好的时候,每天收入四五千元,在以前是做梦也想不到的。
“土专家”增添农业发展新动力
“给芋田打除草剂,要搭配少量去除地下害虫的药物。为防止影响土壤和芋头品质,一定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4月29日,在日东乡龙井村百亩蔬菜基地,“土专家”张根林正给种植户传授技术。
拥有助理农艺师职称的农民张根林2016年起经营家庭农场,通过积极参与各类农业技能培训,成长为瑞金市知名的“土专家”。2022年,张根林被瑞金市农业农村局特聘为农技员,手把手、面对面地为农户提供农业实用技术指导。
去年以来,瑞金市从农民中招募一批有丰富的水稻、脐橙、蔬菜种植技术和生产实践经验,热爱农业农村工作的“土专家”为特聘农技员。“土专家”走进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产业发展所需的精准指导和咨询服务,带领群众科学发展特色产业,探索出一条群众参与度高、特色产业竞争力强、村民增收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新路径。
“推动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是关键。”瑞金市农业农村局分管负责人李代柱介绍说,特聘农技员队伍的建立,填补了乡村农技干部不足,逐步成为提升农村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力量、中坚力量。
“土特产”助力农民致富新引擎
在位于壬田镇的廖奶奶咸鸭蛋生产基地,工作人员将咸鸭蛋装箱打包,通过电商平台发往全国各地。“我们成立了合作社、建立了生产基地,小小的咸鸭蛋通过电商平台打出了品牌,年销量达百万枚。”廖奶奶咸鸭蛋合作社负责人张杨介绍说,合作社现有成员32名,带动92户村民户年增收过万元。
距离廖奶奶咸鸭蛋合作社20公里外的华嬷嬷泡菜工坊里,工人正忙着清洗蔬菜、制作泡菜。“别看这萝卜普普通通,制成泡菜后可受欢迎了。”今年57岁的“华嬷嬷”泡菜品牌创始人华小英说,借助电商和物流网络,“华嬷嬷”泡菜年销售额达700万元,直接带动泡菜产业链上的100多名村民增收致富。
瑞金市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思路,逐步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土特产”发展格局。“瑞金市因地制宜,找准农业产业项目,打造极具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培育了廖奶奶咸鸭蛋、华嬷嬷泡菜、瑞金牛肉汤等一批土特产品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瑞金市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该市通过打造“土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农副产品直播间等方式,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和供应链,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让瑞金“土特产”拿得出、叫得响、卖得好,成为有市场、有带动、有影响的富民产业。
杨友明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