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历史,是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5月22日,对于一代又一代南昌人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74年前的今天,南昌解放,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背后,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取的。沿着历史的足迹,追寻一段历史荣光。在南昌解放74周年纪念日前夕,记者来到南昌县革命烈士纪念塔,探访南昌解放“最后一枪”的历史故事,让我们铭记这段珍贵的历史,感悟奋进的磅礴力量。
南昌县革命烈士纪念塔
苍松翠柏环绕中的纪念塔
5月20日午后,大雨初歇,南昌县莲塘人民公园内空气格外新鲜。步入园内,一座高耸的革命烈士纪念塔,被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环绕着,静谧而又庄严。南昌县革命烈士纪念塔,是该公园内的标志性建筑,作为南昌县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都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前来瞻仰。
“在一九四九年解放南昌战争中及一九五零年土地改革运动中光荣牺牲的烈士孙鳳翱等五十六位同志之墓!”纪念塔的碑文清楚地记录着当年一段壮烈的历史。南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股工作人员陈紫微介绍,南昌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原址在谢埠河边,因地势低经常被洪水淹等原因,1955年4月,南昌县人民政府将纪念塔移至县人民政府所在地莲塘镇五一路南端的小山岗上。改革开放后,中共南昌县委、南昌县人民政府将烈士纪念塔的保护工作提到议事日程。1983年拨专款4万元用于该塔的重建,眼前的这座革命烈士纪念塔就是1984年竣工建成的。纪念塔长3.4米,宽3.3米,高12米,底座长14.5米。宝剑造型用芝麻白花岗石砌筑,塔身上部四面都刻有“为革命事业而光荣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十七个大字庄严肃穆。
“每年的清明节、国家公祭日前后,都会有政府单位、学校等组织人员前来瞻仰。”陈紫微介绍。在纪念塔的另一侧,南昌县政府还建设了一条红色文化长廊,秋收起义、南昌起义……文化墙上记录了一段段光荣的历史。
极为惨烈的最后一场战斗
抚今追昔,漫步于莲塘人民公园,驻足于革命烈士纪念塔前,一段历史岁月镌刻在一侧的牌匾上。
“解放军谢埠之战,杀敌一千,自损五百,极为惨烈。”这是《南昌县志》中关于谢埠之战的描述。
在南昌解放前,谢埠是个小镇,位于南昌东郊,是南昌城的“东大门”,当时作为南昌县政府所在地,因其东临抚河,为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带。谢埠镇与解放军第37师驻扎的灌里缪村隔抚河相望,要攻南昌,须先克谢埠。
据档案史料记载,1949年5月19日,解放军部队已经集结在抚河东岸,根据侦察员的报告,驻地对面的谢埠镇驻扎着国民党南昌县保警大队,战斗力不强;南昌城内有桂系夏威兵团数万人,正准备西逃。经过审慎分析研判,37师决定“立即抢渡抚河,首先歼灭谢埠之敌,尔后向南昌挺进,相继解放南昌,并协同兄弟部队追歼西逃的白崇禧主力夏威兵团”。
1949年5月21日凌晨1时,37师先遣团110团从南昌东南30里的河里绿村强渡抚河,迅速包围谢埠镇。解放军突然占领谢埠,国民党大为惊恐。白崇禧即令南昌城郊的夏威兵团188师和175师共1万余人,分三路包围110团,企图夺回谢埠,迫使立足未稳的解放军退回抚河东岸,掩护南昌守敌主力撤退。敌众我寡,一场恶战展开。1949年5月21日从早上到傍晚,敌军以数十倍于我军的兵力发起了8次密集进攻。面对敌人的突然反扑,110团战士发出“我们愿为解放南昌流尽最后一滴血”“我在阵地在”的誓言,坚守阵地。在这场背水之战中,37师伤亡500余人,一些连队伤亡超过一半,有的连队伤亡超过90%。
谢埠之战是解放南昌的最后一场战斗,是解放南昌的“最后一枪”。由于当年部队是冒雨行军,参战连队的档案全部淋湿碎化,牺牲的烈士很多都不知姓名、籍贯、年龄,这些人全都成了无名烈士。这段历史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南昌解放时间轴
1949年5月22日,人民解放军进驻南昌城,解放了南昌。史料记载,南昌是人民解放军在长江以南解放的第四个省会城市。
由江西省档案局(馆)、南昌市档案局(馆)编撰的《南昌解放》一书中,记载了南昌解放的时间轴。
1949年5月18日,我十四军于当日24时前到达丰城拖船埠,准备抢渡赣江,十三军正跟进中,另一个师正向南挺进。
1949年5月20日,三七师已进到南昌东南谢埠市,发现敌人正战斗中。
1949年5月21日,我四兵团十三军一个师进抵南昌东南,正与敌战斗中。
1949年5月22日,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三十七师奉命向南昌挺进。
1949年5月23日,新华社浙赣前线电,人民解放军于二十二日晨解放江西省会南昌,守敌向西逃窜。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