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凌华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取得多大成就
实干担当促进发展,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胸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聚焦问题、知难而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这一重要讲话突出了实践导向的理念。
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实干担当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艰巨而繁重,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古人常说:“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大意是,面对重重挑战,我们决不能丧失信心、犹疑退缩,而是要坚定信心、激流勇进。担当是每个想干事的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魄力,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取得多大成就。带领兰考群众治“三害”、拔穷根、建家园的楷模焦裕禄,引领员工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的改革先锋袁庚,驻山村、献青春、奋力脱贫攻坚的年轻干部黄文秀……历史时期虽有不同,但在共产党人的精神手册中,造福人民、勇于担当是一以贯之、传承至今的。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只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践行使命,定能汇聚起坚不可摧的力量。党的各级组织要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使敢干事、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成为常态。
要有解决问题的实干。今年兔年春晚,沈腾、马丽、艾伦等带来的小品《坑》引发热议。沈腾在小品中非常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不担当不作为、不肯干也不敢干、卷起袖子在一边看”的“躺平式干部”。沈腾所扮演的这位郝主任缺乏责任感,漠视群众疾苦,一个小坑半年都没填上,使小坑变成了大坑,不仅“坑”到了新到任的马局长,也“坑”掉了自己的形象和位置。这是当今少数不作为、慢作为干部精神状态的写照,他们认为“多做多错、小做小错、不做不错”,因而工作中拈轻怕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整天混日子,连路上一个简单的“坑”都不愿填,也不想填。如此不注重抓落实,不认真抓好落实,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展过程中再好的规划和部署也都会沦为空中楼阁。为此,党员干部在主题教育中要突出问题导向,把问题检视整改贯穿始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
要有与时俱进的能力。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危机感,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发展铸就辉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既要有担当的勇气、实干的精神,还要不断锤炼能力和本领,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聚焦问题、知难而进,向党和人民交出新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