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平
上饶山川秀美,人文荟萃。自明清以来,上饶艺术活动兴盛,书画家辈出,他们的传世作品已成为我们今天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活化”文物,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自信,上饶美术馆(上饶艺术博物院)特别策划了“吴山楚水·上饶明清以来书画特展”。此展于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为该馆的常设展。

图1:《匡庐村居图》 黄海(清)绘

图2:《行草立轴 祝世禄(明)书

图3:《行书立轴 蒋士铨(清)书

图4:《草书长卷(局部) 余绍祉(明)书

图5:《《古梅清芬图》 黄海(清)绘
此展共展出上饶籍和曾在上饶任职与寓居的书画家作品108件(套),形式包括立轴、册页、手卷、扇面等,清晰地展示了明清以来上饶的书画发展脉络。
展出的绘画作品涵盖了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书法作品包括正、草、隶、篆各书体。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明清时期上饶书画家们高超的艺术创作技法,还体现了他们对于山川河流、人文情怀的深刻感悟。
明代万历十七年进士祝世禄(1539-1611),为德兴人,初授休宁知县,后迁尚宝司卿,同时也是文学家、书法家,著有《环碧斋集》《祝子小言》等,书法善草书。展出的这件祝世禄作品(图2),为行草五言诗,高1.4米,宽0.6米。
明代婺源人余绍祉(1596-1648),字子畴,号疑庵居士,屡试不第,筑室读书,潜心撰述,善属文,工行草,以诗人、书法家著称。展出的这件手卷作品(图4),长3.34米,高0.33米,内容为苏轼的《前赤壁赋》。人称其“行草追钟张,海内所宝”。其诗文“神骨苍然,隐秀而不露”,著有《晚闻堂集》《元丘素话》等。
清代蒋士铨(1725-1784),字心余,又字苕生,铅山人,著名戏曲家、文学家,乾隆二十二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他精戏曲,工诗文,与袁枚、赵翼合称“三大家”,著有《忠雅堂集》《红雪楼九种曲》等。他的书法清逸绝俗,出入于南宫、山谷间。袁枚说他“晚年虽病废,而神明不衰,左手作字,横斜入古”。这件展出的行书立轴(图3)内容为书论,高1.41米,宽0.74米,书法气息典雅。
清代书画家黄海(生卒年不详)也是婺源人。他擅绘山水、梅兰松竹,初宗董源,后仿荆浩、关仝,多用水墨,清雅绝伦。本次展出他的作品有两件,即《古梅清芬图》(图5)《匡庐村居图》(图1)。
《古梅清芬图》高1.1米,宽0.25米,有题款两处,其一为“写梅花每带篆籀古法,扬补之极得此意。新春日作于舟中。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写此一枝为中台君发挥也。黄海并识”;其二为“春江写得一枝斜,舟过浔阳春已赊。闻说风流贤太守,清高真个似梅花。奉呈梦藜太守大人为他年调鼎之兆并乞教之。黄海”。《匡庐村居图》高0.37米,宽0.66米,款识为“日向匡庐望,经年未得攀。为君写此景,却是故乡山。丁卯立夏前一日写为济东仁兄雅属即正。卧云弟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