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的英雄城,处处涌动着建设热潮。项目一线热火朝天,施工热情愈加昂扬,南昌正铆足干劲以项目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提升城市发展首位度和综合竞争力。
产业项目多点开花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在6月3日举行的全市2023年第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产业项目占较大比重。这批优质产业项目的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将为我市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为“一枢纽四中心”建设提供坚强有力支撑。
东临产投光伏组件建设项目,总投资额55亿元;Apollo(阿波罗)RT6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项目,总投资额50亿元;弘益创新药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额20亿元,计划2025年全面竣工;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研发生产项目,总投资额24亿元,计划2025年全面竣工;卡拉多食品年产3000T烘焙食品科技产业建设项目,总投资额16亿元……一大批优质制造业项目,将有力推动“4+4+X”产业体系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层次、壮大集群,助力我市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中心。
在现代服务业方面,此次开工项目多达64个。其中,红谷滩基金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额25亿元,计划2025年竣工;江山云著项目,总投资额22亿元;湖岸都会项目,总投资额23亿元,计划2024年竣工;深国际智慧供应链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额20亿元……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将助力南昌打造高品质服务业集聚发展中心。
在一大批产业项目加快建设的同时,我市正着力打造“4+4”产业发展平台,在红谷滩区南部139平方公里土地上,高标准规划建设未来科学城,打造中部科创总部集聚区、高端智造先导区、场景应用示范区,开创南昌“一江两岸”发展新纪元,形成新的增长点。今年4月,红谷滩区(未来科学城)招商推介暨重大项目签约大会举行,签约产业项目43个,包括央企平台战略合作项目,高科技、大数据、大金融项目以及教育、医疗、商贸项目等,将有力推动未来科学城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之城、创新创造的活力之城、先行先试的未来之城。
依水兴城“六坝共筑、十桥同架”气势恢宏
赣江穿城而过,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拥有“一江十河串百湖”的南昌该如何做好水文章?近年来,南昌积极谋划了一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水利项目、桥梁项目,形成“六坝共筑、十桥同架”的恢宏气势,描绘项目建设的火热场景。
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提高水系通航能力、满足沿线农田灌溉需求,2021年12月28日,赣江尾闾综合整治工程开工,主支、北支、中支、南支四座拦河闸坝枢纽同步推进、联动建设。目前,北支枢纽、中支枢纽泄水闸已基本完工。今年2月,抚河尾闾综合整治及河湖水系连通工程一期工程开工,塔城枢纽、八字脑闸枢纽堤防加固、纵向导流围堰施工进展顺利。赣江、抚河上呈现“六坝共筑”的壮丽景象。项目建成后,赣江南昌段水位将长期稳定在黄海高程15.5米,老官洲将长期稳定在水下1米之处,城市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将大幅提升。
重点桥梁建设是推动城市拥江发展的题中之义。此次集中开工活动中,昌南大桥、南昌市鄱阳湖旅游公路桥梁工程全面开工。其中,昌南大桥是G320南昌县向塘至新建区西山段公路新建工程的关键性控制工程,连接着南昌九龙湖副城和昌南副城板块,通过疏港公路连接姚湾港区,将成为南昌南部一条重要的客货运交通干道;南昌市鄱阳湖旅游公路桥梁工程将建设6座桥梁,串联新建区、南昌县、进贤县等不同区域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此外,赣江南昌段上游,洪州大桥、复兴大桥正加快建设,计划于明年6月实现竣工通车。隆兴大桥集高速铁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为一体,是昌九高铁和南昌市北二环跨赣江的共用通道,目前已完成两座主塔承台施工……英雄城内,“十桥同架”的宏伟场面,盛况空前。在桥梁设计上,我市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一桥一景,各具特色”,让一座座桥梁成为一道道风景,勾勒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画卷。
与此同时,我市正聚焦推进合流制区域雨污分流改造,分流制区域错接、漏接、混接整治,大力推进朝阳污水处理厂治理片区(含蓑衣荚汇水区域)污水系统整治工程、青山湖污水厂治理片区污水系统整治工程建设,以良好水生态、优质水资源、安全水供给造福一方。
“水铁公空”同步推进持续提升南昌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脉和先导工程。近年来,南昌以交通强市建设为抓手,聚焦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综合交通枢纽,精心谋划、快速推进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水铁公空”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构建,南昌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提升。
铁路方面,南昌南站站房、站台建设已经完工;南昌东站站房屋面钢结构整体滑移工程顺利结束,进站匝道、深圳大道、广州路东延、洪腾高架等区域路网建设快马加鞭,周边会展、酒店功能谋篇布局,将与昌景黄高铁于年底同步建成投用;昌九高铁全线加快建设……我市连接全国省会城市和重要经济区的干线铁路网正加快打造。
航空运输方面,昌北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加快推进,项目按照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0万吨目标设计,将进一步加密航线网络,完善集疏运系统,打造对外开放核心门户。
高速公路方面,南昌绕城高速公路西二环项目于2021年12月开工,目前全线路基工程基本完工;昌樟高速改扩建二期工程提升改造工程已于日前开工;北二环高速公路正加快规划建设,“二环十二射”高速路网新格局加快成型,大南昌都市圈一体化交通网持续完善。
城市骨干路网方面,洪州大道、复兴大道沿线相关工程,广州路下穿京九铁路隧道工程,上海路南延工程,南昌大道西段提升改造工程,昌西大道北延伸工程,明月山大道南延建设工程,北二环一期工程等项目,将助推城市内部交通循环加快;在去年通车39条的基础上,继续推进43条“断头路”打通工作;在去年完成20个“胡子工程”销号的基础上,着力推动洪都立交节点工程、丹霞路(沿江北大道-青山湖北大道)道路及综合管廊工程等交通类“胡子工程”完工销号……
轨道交通方面,地铁1号线北延建北盾构区间全部贯通,全面进入梁体施工大干阶段;地铁1号线北延预计2025年年中通车初期运营;地铁2号线东延首个区间顺利贯通,3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封顶……南昌“东进、南延、西拓、北融、中兴”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码头航运方面,随着赣抚尾闾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推进,赣江航运功能将得到充分发挥,南昌交通格局将进一步重塑。龙头岗综合码头二期工程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姚湾综合码头项目一期堤外码头工程即将完工,二期堤内陆域配套工程计划明年6月全面完工,进一步谋划疏港公路、疏港铁路、临港产业园、市汊港区建设。
以公共服务补短板 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人民群众期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实事和重大民生工程落地落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3月26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江西医院项目开工;5月28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江西医院(国家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开工;6月3日,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高新院区新建工程(一期)和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改建工程开工。
聚焦人民群众就近就医需求,我市整合全市医疗资源,构建由4家实力强的综合性医院、2家省内领先的专科医院和2家中心构成的“4+2+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目前,南昌市人民医院经开院区、南昌市中心医院瑶湖分院、南昌市立医院、市第一医院九龙湖分院正加快建设,南昌急救中心项目即将完工。同时,我市全力推进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持续增强医疗服务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省会医疗首位度。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教育。在2022年新增35所中小学幼儿园的基础上,当前,我市又有南昌中学、行知中学、南昌市第十中学经开高中部、昌湾学校、新地学校等一批学校开工。其中,南昌中学位于未来科学城核心地带,依托南昌三中建设,规划建设60个教学班,项目将致力打造南昌教育标杆。
同时,我市全力推进市委党校迁建项目、南昌技师学院、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等建设,谋划推进洪都中学建设,进一步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此外,在2022年建成60家孺子书房的基础上,我市继续推进40家孺子书房建设,进一步唱响“书香洪城”品牌;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等民生实事项目,切实把民生实事办到老百姓心坎上,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谋划打造更多生态休闲空间
周末时间,赣江市民公园五期热闹非凡,临近赣江的疏林草地以及户外运动场地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休闲。
南昌生态环境优美,山水资源丰富。近年来,南昌坚持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统筹谋划“一江两岸”景观打造,加快“揽山入城”步伐,切实保护好建设好利用好生态资源。
聚焦“一江两岸”景观打造,我市在推进完成老官洲裘家洲生态修复提升工程的基础上,统筹谋划马咀山生态公园、鱼目山生态公园建设,以及赣江两岸公园提升、城市客厅打造、天际线轮廓线美化、亲水乐园游船码头建设,构建人水和谐共生的滨水空间,展现现代化大都市场景。
马咀山生态公园与赣江相邻,拥有马咀山山体、夹河沿线湿地等丰富的生态资源。项目将通过河道清淤疏浚、生态修复以及登山步道、滨水栈道、休闲场地等建设,将山势、水景、人文相融,让绿廊漫步、山顶远眺、草场露营、滨江戏水成为市民休闲新选择。
鱼目山是乌沙河与赣江汇流口所在地,周边有着良好生态禀赋,区域视野开阔、山水风光秀丽。我市将通过环境整治、生态修复、道路连通、景观塑造等,打造集生态涵养、户外游憩、文化体验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公园,形成城市生态新名片、城市形象新窗口,让市民既可登山远眺,又能纵情江河湖,行走绿道间,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鹭鸟翻飞。
为打造更多满足市民休闲需求的绿色空间,我市在推进“揽山入城”步伐的同时,积极谋划梅岭索道、梅岭观景平台建设,加快将一流的生态美景嵌入到城市核心地区。其中,梅岭索道的建设将进一步改善景区交通条件、方便百姓出行、串联景区景点、提升景区品质和辐射力。梅岭观景平台将成为纵览城市全貌的“打卡点”,将南昌城市全貌和万家灯火尽收眼底,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党建引领 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保障
一大批项目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落成的背后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要素资源全方位保障,离不开全市上下齐心奋斗。
为保障项目建设“加速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位推动,通过实地调研、专题研究等方式,精心谋项目、认真推项目、大力督项目。我市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的土地、建材、资金等要素资源,全力做好在建项目的用电、用水、用气、用工等生产要素保障。在项目建设中,坚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精准、高效抓好项目规划建设各项工作,加强重大重点项目各环节必要性审查和建设全过程管控,把方案优化贯彻项目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形成有效节约,并迅速将节省下来的资源投入到新项目,真正实现“用有限的资源办更多的事”,在短时间内同步推动了大量重点项目建设。此外,我市始终把质量、安全摆在项目建设首要位置,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抓进度、提效率,确保将每个项目打造成为经得起检验的精品工程。
项目一线党旗红,党建引领显担当。我市 在各个项目工地成立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一线飘扬、让党徽在一线闪耀。积极鼓励年轻干部在建设一线锻炼,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推动项目建设中带头示范、发光发热,团结全市上下保持“自信、发奋、齐心”的昂扬状态,按照“说一件、做一件,做一件、成一件”的要求,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全力以赴加快项目推进,争分夺秒拼经济。(全媒体记者万能赖海荣/文马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