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闻机器轰鸣,不见农人忙碌。眼下,新余市渝水区万亩中稻插秧正有序进行,“黑科技”在田间地头轮番发力:大型翻耕机开足马力,翻整土地;装满肥料的大型植保无人机在农田上空尽情飞舞。从撒药翻耕到育秧插秧,再到水稻收割,全流程机械化作业,有效促进了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以前,要完成430亩农田施肥,至少需要40名农户忙活一整天。现在有了植保无人机,只需要两个人操作机器干一天,效率大大提高。”新余市德穗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员丁露旭说道。
在现代化的育秧工厂,静静生长了18天的秧苗,到了“出关”的日子。珠珊镇的种粮大户胡建忠骑着三轮摩托车,将一捆捆秧苗运往田间,两台自动化插秧机在田里来回穿梭,一上午时间,就栽插了80亩秧苗。“现在种粮不费力,效率也高。今年,我承包了1200亩农田,冬闲时还可以种油菜等经济作物,每年收益达20万元。”
近年来,渝水区加大农技培训和购机补贴力度,推行水稻耕种收全流程机械化,给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今年,该区水稻种植面积约70万亩,中稻种植面积1万多亩,全流程机械化率达83.9%。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