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琼、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李巧摄影报道:小瓶装化妆品、片装维生素……从境外空运而来的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用品可能是新型毒品。6月25日,记者从南昌海关了解到,今年3月至5月,南昌海关连续破获3起走私新型毒品案件,共扣押含有三唑仑成分药品30粒、含有咪达唑仑成分液体9瓶、含有γ-羟丁酸成分液体3瓶,均为新型毒品。
伪装成化妆品的新型毒品
近年来,从海外走私新型毒品入境案件数量增多,且犯罪手法不断翻新。犯罪分子将新型毒品伪装成保健品、化妆品,并使用虚假物品名称向海关申报,以达到走私毒品入境的目的。
据了解,此次破获的3起走私新型毒品案件,主要涉及含有咪达唑仑成分、γ-羟丁酸成分液体以及三唑仑成分药品。其中9瓶咪达唑仑成分液体便被伪装成维生素,γ-羟丁酸成分液体则摇身一变为小瓶装的化妆品。
南昌海关驻昌北机场办事处缉私科科长熊朋介绍,“这些案件中,犯罪分子通过国际邮件渠道,将新型毒品伪装成保健品、化妆品,并使用虚假物品名称向海关申报,以达到走私毒品入境的目的。”通常,新型毒品具有伪装性,在制造、贩卖、运输的过程中,并不会用实际的名称,而是被称为“神仙水”“听话水”。在检测过程中,海关人员通过人工判图分析,对不明粉末、晶体、疑似毒品进行筛查,及时查控夹藏、伪装的新型毒品,严厉打击新型毒品走私行为。
相比于大麻、海洛因等传统毒品以及冰毒等合成毒品,新型毒品主要通过人工化学合成,其数量众多,隐蔽性和迷幻性极强,具有强烈的致幻、兴奋作用。此类毒品有的无色无味,容易使人产生昏睡效果,极难防备,社会危害性极大。同时,新型毒品更具伪装性和诱惑性,除了伪装成化妆品、维生素,新型毒品还有可能变成其他形式的物品。
据了解,新型毒品通过变换包装令人防不胜防。比如“邮票”是一种新型毒品,主要成分为麦角酸二乙酰胺(LSD)。LSD是一种半人工合成致幻剂,无色无气味,极易被人体吸收,致幻性强,持续时间长,容易成瘾。还有伪装成“奶茶”的新型毒品,含有冰毒、氯胺酮、摇头丸等成分,服用后会让人极度亢奋,容易上瘾。它的颗粒比较粗糙,而不像正常奶茶冲剂那样细腻。“果冻”则是掺有卡西酮类、苯丙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这种新型毒品通常是被直接食用,或是混入酒水饮料中饮用,对滥用者会产生兴奋和致幻作用,并导致其产生狂躁、偏执及被害妄想,诱发各种暴力行为;长期使用可能造成精神障碍,大量使用可诱发心力衰竭和肝肾衰竭甚至死亡。
熊朋提醒,新型毒品的伪装性极强,目前社会公众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极易上当受骗。在社交活动场所,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注意自我保护,遇到不明饮品要仔细查看,加强防范,不要误食误用。一旦发现出现不良反应,立即报警寻求帮助,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