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丝绸之路驼铃阵阵,今有“钢铁长龙”驰骋不息。
2023年伊始,不断有外贸班列从南昌国际陆港出发——1月18日,“南昌-满洲里-莫斯科”中欧班列出发;2月16日,“南昌-二连浩特-莫斯科”中欧班列出发;3月2日,“南昌-满洲里-莫斯科”丝路电商中欧班列、“南昌-温州港-洛杉矶”铁海联运班列、“南昌-上海洋山港-沙特达曼”江铃整车出口专列同时出发……
来自南昌国际陆港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从南昌出发的外贸班列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开行外贸班列247列,全力服务我省“稳外贸”大局,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注入新动能。
海运空运恢复
外贸班列仍一舱难求
从电子产品、工业原材料到服装、家用电器……一趟趟外贸班列从南昌国际陆港鸣笛始发,一箱箱货物通过铁路运输的方式运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
“通过铁路运输的外贸班列速度比传统海运更快,价格比空运便宜,弥补了国际物流的运力空白。”南昌向塘铁路口岸开发公司国际班列业务负责人曹佐金说。
2020年开行外贸班列767列,到发标箱24.04万个,货值约66.02亿美元,年均增幅分别达到170.10%、178.03%、173.55%。先后开通南昌至荷兰、俄罗斯、白俄罗斯、法国、乌克兰、波兰及越南、老挝等多条国际直达班列,并通过满洲里、二连浩特、霍尔果斯三个边境口岸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打造物流枢纽
南昌开放平台渐成体系
现在,每天下午到次日凌晨,是南昌国际陆港的作业高峰期,硕大的龙门吊下一片繁忙。
一辆辆集装箱货车有序驶向装卸作业区,各种颜色的集装箱整齐地排列在广阔的站场上。龙门吊的机械爪将一个个集装箱从货车上吊起,稳稳落在列车上。
“受国际形势变化影响,2022年南昌国际陆港开行的中欧76118个,货值约19.39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9.15%、24.29%、17.37%。
今年2月13日,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与南昌国际陆港正式实现数据信息交换和共享,这也是铁路部门首次与省、市商务部门实现铁路数据对接。南昌国际陆港场站作业系统对接铁路数据后,可以第一时间获得在途物流数据,打通“通关+物流”信息节点,降低作业成本。
在内陆打造无水港是南昌构建多层次开放平台,不断增强发展活力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随着铁路、公路、水运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完善,南昌这个“三不沿”的内陆腹地,逐渐显现近江、近海、近边的“三临近”优势。
当前,南昌县正着力打造“国家陆路开放实验示范区、江西三同实验发展创新区、大南昌都市圈铁路物流集聚区”的物流枢纽,围绕陆港、水港两大载体,构建起立足南昌、辐射全省、面向全国、通达全球的综合物流大通道。
在姚湾综合码头,一边是货轮停靠、货车满载,一边是在建泊位紧张施工。
作为主要服务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塘物流园、武阳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等的水运码头,姚湾综合码头是目前南昌港在建规模最大的综合码头项目,也是全国一次性批复泊位最多、岸线最长的内河港口码头项目。
“自去年投入运营后,通过水路进入南昌的货物越来越多。品种也从单一的钢卷增加到现在的‘全品类’。”姚湾综合码头生产运营部部长陶钧说,由于水路运输成本低,南来北往的货物和企业数量也日渐增多,水路运输经济效益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