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公布的《2022年江西省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显示,江西江豚等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取得新成效。
鄱阳湖流域每年流经长江的水量为1400多亿立方米,占长江总水量的八分之一左右,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世界六大湿地之一,对于维持全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直以来,江西高度重视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要求,持续强化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措施。今年,我省把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提升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水平等内容,纳入省“十四五”渔业渔政发展规划。同时,按照“以保优产、以产促禁、以禁助保”的技术路线,实施渔政执法与巡护救护能力提升、长江江豚重点保护、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监测、水生生物资源与栖息地修复、水生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水生生物保护信息化建设等六大工程。
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摸清家底、掌握动态。2022年以来,我省加快建设水生生物数据库,构建了“监测中心—监测站—监测点位”三级组织架构,监测范围不仅覆盖了禁捕水域,还辐射了“五河”及支流。2022年,我省沿江滨湖农业农村部门开展长江江豚日常栖息地调查10次、长江江豚专项科学考察3次,全面掌握鄱阳湖丰水期、枯水期及极枯水位下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和栖息地分布,为枯水期长江江豚的救助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积极应对极端气候影响,我省通过实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栖息地修复、迁地保护、生态通道修复等措施,多措并举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2022年,我省将鄱阳湖重要支流纳入水生生物重要保护栖息地范围,并以“全国放鱼日”为契机,带动各地公益环保组织、爱心企业共同参与渔业增殖放流事业。去年,全省累计在鄱阳湖及鄱阳湖重要支流(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干流)等水域投放各类鱼苗共3.19亿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