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高译丹、实习生伍佳君报道:7月20日,我省“五河”干流禁捕退捕工作新闻发布会在昌召开,会上从“为什么要禁”“渔民怎么退”和“以后如何管”三个方面介绍了我省“五河”干流禁捕退捕工作。
赣江、抚河、饶河、信江、修河等“五河”是我省的母亲河,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是鄱阳湖流域乃至整个长江生态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2020年1月1日零时起,我省长江、鄱阳湖等重点水域已经实施常年禁捕,从这几年资源监测情况来看,水生生物资源正逐步恢复向好。比如,我省在鄱阳湖监测到71种鱼类,较禁捕前新增7种;大龄鱼类数量明显增多,刀鱼数量呈几何倍数增加,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稳定向好,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考结果显示,鄱阳湖江豚数量达到492头,是该物种分布最多的水域。实践证明,实施全面禁捕是加强水生生物保护、恢复水域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是对渔业资源被过度捕捞的补救措施,也是修复水域生态环境的必然之举。
为精准识别渔民身份,我省按照每户必验、每船必查、每证必核的“三必”原则,全面摸清渔民个人家庭情况、船网数量、就业需求等信息,建立退捕渔民档案,实行锁定管理。同时,合理回收渔船渔具,将组织各地按照提交申请、查验核实、严核严审、结算补偿、回收处置5个步骤程序,实施好船网工具的回收工作。
为兜牢兜实渔民保障,我省保持了全省退捕渔民养老保障和转产就业政策标准的一致。在养老保障方面,按照专业、兼业渔民两种身份,落实两个标准,自愿选择两个险种的养老保障政策;在转产就业方面,实施“1131”计划,为退捕渔民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讲、1次就业指导和3次职业介绍,并确保退捕渔民至少可选择1门实用技能参加培训,全面帮助退捕渔民转产上岸。
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吴国昌表示,“五河”干流实施禁捕以后,我省的监管岸线更长、沿岸群众更多、监管压力更大。为此,我省坚持渔民退捕和执法监管两手抓,坚决防止非法捕捞反弹、反复,确保禁得住、管得好。
我省还将提升一批装备设施。根据监管面积、水域特点,组织各地尽快购置一批执法船艇、车辆、无人机、视频探头、小目标雷达、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装备,建设完善空中、地面、水面移动立体的执法取证网络;积极引进AI自动识别、红外语音警示、电子围栏等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到执法过程中来,推进传统监管向“智慧禁捕”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