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至12日,群山环抱铜鼓,春意盎然。第九届“井冈山文学奖”颁奖会暨全国名编辑名作家江西采风行活动在这融融的春意中举行。160余位专家学者、知名编辑、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一起祝贺文学赣军迎来新的收获,一起见证50岁的《井冈山》副刊写下新的诗篇——
文学风景绚烂多姿
2013年,江西日报社发起创立了“井冈山文学奖”,经过十年的精心培育,如今,“井冈山文学奖”已成为我省报纸副刊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之一。本届“井冈山文学奖”是从2021年和2022年《井冈山》副刊发表的几百篇作品中,遴选出30篇候选篇目,特邀中国文联、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等单位的知名编辑记者和知名作家、评论家担任评委。经过严格评选,最终评选出《好戏的鄱阳》《十个字,一条河》等10件作品,并评选出年度作家1名。
3月12日上午,经过一系列的紧张筹备,第九届“井冈山文学奖”颁奖会在铜鼓汤里会展中心拉开序幕。会场流光溢彩,宾客云集。
“所有评委完全‘背靠背’,根据作品的品质‘盲选’出了这10件作品。这些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各异,体裁多样,涵盖了报告文学、散文、诗歌、随笔等副刊形式,体现了江西日报副刊的整体水平,也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江西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颁奖会上,中国文联原副主席郭运德作为评委代表对作品进行了精彩点评。
如其所言,细读本届获奖作品,或热情洋溢,或含蓄隐晦,或质朴真诚,或富有哲理。有的勾连起历史脉络和现实逻辑,展现了红土地的沧桑巨变;有的关注当下生活,在如歌岁月中捕捉最美的音符;有的潜进江右的历史深处,探寻文脉的悠远与传承;有的致敬万物生灵,赋予山川大地、鸟兽草木生命的肌理……
活动现场,主办方还精心从这些获奖作品中选取了一些片段,邀请演员朗诵。情绪饱满的诵读、精彩的歌舞表演、醇美的背景画面、舒缓的音乐伴奏,美美与共,带给台下观众多样化的文学体验。欢快温馨的氛围中,获奖者们陆续走上舞台,接过证书和奖杯,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一如历史文化的斑斓多彩,有着厚实文化底蕴的江西现实大地,同样也是异彩纷呈,魅力无穷”“一个好作家,应该始终以文学勾连古今,传承中华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并与时代,与脚下这片土地,与读者建立起有温度有情怀的关联”“对于文学,我有无限的期待,我只是一个新手”……不厚名家、不薄新人,一直是“井冈山文学奖”评选的宗旨。本届“井冈山文学奖”的获奖作者,年龄层涵盖了老中青三代,有在副刊上写了20年的文化名家,也有第一次发表作品的文坛新人。他们中,有专职作家,有媒体工作者,也有来自司法、环保、古村保护等文学“圈外”领域,而虔诚书写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大家一致的追求。
青春力量昂扬生长
两年一度的“井冈山文学奖”颁奖活动,是一个老副刊品牌的阶段性总结,也是礼遇作者、回馈作者的一个节日。在这座“山”上,副刊与作者双向奔赴。
“从遂川到吉安2个小时,从吉安到宜春2个小时,从宜春到铜鼓2个小时,从铜鼓到汤里1个小时。奔赴这场盛典的路,我走了一天。”李书哲,《云上迁徙》的作者、一个来自遂川的“87年”姑娘。因为工作关系,李书哲时常会陪着记者去采访千年鸟道。一来二去,她对那个地方的人和事了然于心,于此写出了《云上迁徙》。与此刻的奔波相比,她投稿的路无比顺畅。“说实话,把稿子投给《井冈山》我是有些忐忑的,没想到发出去的第二周,我就在《井冈山》上读到了自己的作品。我是不是太幸运了?”是的,更幸运的是第一次发表作品竟然就获了奖。“这对我的鼓励太大了。”
“颁奖会布置得很用心,带给我满满的荣誉感,活动中的很多细节,也让人十分感动。”领完奖,一些获奖作者在匆匆人流中逆向移动,他们拿着奖杯与印有自己简介的大海报合影。拍完合照,有的还不忘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在那些兴奋的青春面孔中,有李书哲,也有甘雪芳。
《君子之守》的作者甘雪芳,也是一个“87年”姑娘。她与李书哲两人经历相似,都是从地方副刊出发,一路攀登,来到《井冈山》,也都因为副刊,改变了职业选择,开始了与文字打交道的事业。只是,用甘雪芳的话说,“她(李书哲)有着射手(座)的直率,我是金牛(座)的笨拙” 。
“江西日报副刊是我省文学创作者的一个精神高地,很多前辈由此走向了广阔的文学道路。我至今十分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投稿发表后的那种激动。”3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甘雪芳与江西日报副刊结缘。从此,她以勤奋抵达文学之悠远,视野越写越开阔,作品越写越精彩,一轮秋月、一朵野花、一滴雨水,纷纷化作笔墨在报纸上留下了她的名字。
“我是《文化赣鄱》的‘铁粉’,透过这张副刊,读者能够领略到赣鄱大地的绚烂多姿,也让读者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乡。”罗铮,《一江名赣》的作者。读大学时,他修了中文与新闻双学位,因此,他对于此二者的重合体——《井冈山》副刊备感亲近。多年前,他从一名“老读者”变成了一名新作者。近些年,他在《井冈山》上发表的作品虽不算多,但每一篇都是心血凝结之作。
本届获奖作品中,吴素贞《献给二十四节气的诗——冬》是唯一的诗作。颁奖会上,两个小朋友朗诵了此作节选。吴素贞压抑着内心的激动,用手机把这个节目从头至尾录了下来。“诗歌是经验。我一直认为是诗歌在教我生活,而不是我在写诗。”吴素贞的诗歌起点很高,十多年前,还是诗坛新人的她便在《诗刊》发表了组诗,但她并未止步,而是不断探索写出更好的作品。2019年,吴素贞参加了被誉为中国诗坛的“黄埔军校”的青春诗会。从一名诗歌新人迈向成熟诗人,十多年来,江西日报副刊一直是她的试练场、加油站。
连日来的活动行程满满,除了颁奖会,带给作者的惊喜和感动还有很多。大家在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燈星台红色公园寻访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烟云,在毛泽东化险地倾听毛主席“一脚踏两省,四圆定乾坤”的传奇故事,在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感受江西风景独好,在坪田村体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诗意栖居……
山的回响声声不歇
“副刊,是中国报纸的一个金色品牌。从中国报纸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副刊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一张优秀的报纸,定然有一个亮眼的副刊。”
老报人郭运德的一番话,引发了大家的深思。除了涵养本土文学生态,培养文学新人,副刊这座“山”,还承载着其他的使命。
王晓莉,江西省作协副主席,《十个字,一条河》的作者,也是本届“井冈山文学奖”年度作家的获得者。“十几年来,我与副刊保持了很好的彼此信任。鲁迅、汪曾祺、孙犁等文学大家都有副刊写作的传统,他们的副刊写作深深影响了我。我喜欢写副刊,我的作品文风比较朴实,篇幅也不算长,这些特质都与副刊契合。”
每次给副刊写稿,王晓莉总要纠结许久。“大家都写一个茶杯时,我写不出来。我在等一只蛾子飞来,落在茶杯上让茶杯变得不一样。”之于写作,她试图“从那些被忙忙碌碌的生活掩盖的,或者被人们忽略的细节中,寻找‘文眼’”;之于江西日报副刊,她看见了它的诸多变化。“近些年,江西日报副刊不再局限于纯文学,更加关注文学之外的大文化,致力于梳理挖掘江西古代文化,并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当下生活结合起来,散发着浓厚的时代人文气息。当然,版式也越来越美观了。”
“火车穿过浙江,一到我们江西,便是一座座山,一个个村庄,一团团油菜花,多么美的田园呀。”近些年,江西省文联原主席、作家刘华在上海旅居。然而,他与故地的联系从未中断,在副刊纸上的书写也从未停止:他在石钟山下探寻山名的缘由,在古饶州府倾听《好戏的鄱阳》,在白鹭洲书院与文天祥照面,在瑞昌与一条条鱼同游……
“出于保护和抢救民间文化的动机,为了推荐江西的民间文化资源,我开始写散文,许多稿子的投向理所当然地选择了江西日报副刊。”台上,刘华对自己二十载的副刊创作进行了总结。台下,一众年轻作者被深深触动,“和这些名家站在一起领奖,我们是多么幸运”“前辈们的文学道路走得很远,他们给我们树立了一个高度”“这是一份责任的传递,让我们沿着他们的足迹向前走”……
采访中,记者向那些年轻获奖作者问了同一个问题:“未来,你有何创作计划?”李书哲说,除了生态,她对江西的历史文化也很感兴趣,待学有所成,她希望写出好的作品;甘雪芳说,她想向前辈学习,让自己的文字更加精练、端正;罗铮说,他会一如既往地用文学把江西优越的自然禀赋更好地传播出去;吴素贞说,金溪有128个格局完整的古村落,她想给这些古村分别写一首诗,结集成册,如果时机成熟,她还想写散文、写小说……
颁奖会结束,大家带着喜悦和祝福各奔前路。再回望那座山,昨日的目的地,今日的出发地。群山环抱中,依然有鸟儿在歌唱春天,音鸣婉转,声声不歇。
山里山外风景如画
“今年是《井冈山》副刊创刊五十周年。五十载砥砺耕耘,五十载硕果累累。回望来路,《井冈山》副刊的满园春色,离不开一代代江报人的薪火相传、不懈奋斗,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与厚爱。”
走过十载的“井冈山文学奖”评选,成了《井冈山》副刊的一张金名片。而擦亮这张金名片的人,他们在哪里?会场上有他们,会场外也有他们,更多的他们——
3月12日,江西新闻客户端对颁奖会进行了网络直播,吸引了80多万网友在线观看。同时,我省众多的文学交流群里,掀起了讨论这件文学盛事的热潮,当天许多江西老表的朋友圈也被这座“山”刷屏。
历任《井冈山》的编辑说,“以笔为锄,用情浇灌,在《井冈山》上耕耘是幸福的”“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读图时代,办好副刊不容易。我们要谢谢一代代的作者,因为他们的喜爱和创作,让副刊年复一年的花繁果硕,是他们托举起了这座文学之山”……
交流群里的作者说,“编辑的一次次鼓励,让我走上了文学之路”“副刊贴近时代,给了我许多鲜活的文学营养”“每次办活动见到副刊人,都有亲人相聚的感觉”……
朋友圈的网友留言,“《文化赣鄱》一直是读后的珍藏”“就像一支柔软的触角,温暖山河岁月,就像文化氧吧,抚慰心灵”……
近年来,江西日报副刊秉持开放办报的理念,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与读者、作者携手相依,深情地讲述中国故事、江西故事,推出了一大批思想精深、激荡人心的好作品,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跨越山河大海。
迈向新时代新征程,江西日报副刊将团结、汇聚更多创作力量,持续用心用情记录赣鄱大地的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为人民歌唱、为时代抒怀。
五十载筑一座“山”,山里山外,风景如画。
□ 本报全媒体记者 万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