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许人间第一流》
彭敏 著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百花文艺出版社
古诗词的文化理想与生命情感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美丽诗句的背后,有着怎样渊深海阔的“小宇宙”?现代社会的我们,如何撩开神秘面纱,去体味诗酒人生的美丽与哀愁?《曾许人间第一流》一书,鲜活讲述了诗人们的生活与追求,散文化叙述、戏剧化情节、网络热梗,令人在快乐阅读之际,视野大开。
跟随着作者诙谐、幽默的笔触,读者好似穿越到了李白、杜甫、苏轼等29位诗人身边,见识他们人生的起伏跌宕,体味他们的歌哭哀乐。我们发现,诗词不是高高在上的日月星辰,而是伴你左右的温暖灯光。“大诗人不用杵在神坛上,自带干冰、浑身冒仙气,他完全可以像你身边的某个同学、朋友,有血、有肉、有趣、有料,可亲、可感、可笑、可爱。”
陶渊明年少时竟是个学渣,学习一般,种地不行,公务员也干不长,懒得社交应酬,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最后干脆拍拍屁股任性地隐居山林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余响千年不绝。
天才少年王维比陶渊明的运气好多了,年少时凭着才华进入仕途,得到岐王的神助和玉真公主的青睐。不想后来因违规偷看黄狮子舞而获罪,从云端跌至谷底;又遭遇同侪打压,还倒霉地遇上了“安史之乱”,元气大伤。
提到阮籍,便想到了竹林七贤,阮籍三岁时父亲病逝,好在父亲朋友多,他自己也争气,很快出落成一个才华横溢的有志青年。面对不想接的工作如何拒绝呢?阮籍装模作样去上班,随后告诉老板,自己有病不能胜任岗位,需回家养病。当司马昭想与阮籍女儿结亲时,他将迷糊用到极致,整整六十天将自己打发得醉眼朦胧、口齿不清,这事儿居然就这么搪塞过去了。
书中,彭敏将“建安七子”称为“中国文学史上响当当的男子天团”;在写陶渊明时,副标题是“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说到孟浩然,“给我三个好友,我能撬动地球”;李清照被称为“宇宙第一才女”,还用了歌词“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作者说,当他扎进诗人们长长短短的人生,“仿佛漫步在彩丽竞繁的美术馆,又似乎穿梭于众树歌唱的大森林。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伸出繁盛的枝条,用跌宕起伏的故事,也用字字珠玑的诗句,向我倾吐着心迹,诉说着衷肠。我有时欢欣鼓舞,有时感慨唏嘘,有时扼腕长叹,有时忧伤涕零。我仿佛跟着他们活了好几十辈子,深深体味着人生的美丽与哀愁”。
彭敏以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对诗歌的热爱,在史实与妙趣中间寻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使得本书既有据可循,又生动可读。
“曾许人间第一流”,诗出自清代诗人吴庆坻的《题三十小像》,诗中颇有怀才不遇的牢骚苦闷。彭敏以此为书名,是因这句诗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很多诗人怀才不遇的一生。千百年来,众多优秀诗人的名字流芳史册,妇孺皆知,但在他们自己的时代,一些人却是无足轻重的。无论是李白、杜甫、李商隐,还是李贺、陆游、柳宗元,太多的诗人年少时都曾壮志凌云,要做世间第一流人物。他们登高时大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遭冷遇时为自己打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他们心事浩茫,以天下为己任,位卑言轻却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只是命运云谲波诡,曾经的意气风发被揉搓得千疮百孔,而他们诗词的感染力,很多就来自这种才华无处兑现的失落与苦楚。
中国人讲究知人论世,人品和文品往往是放在一起讨论的。一个文人之所以被喜欢,一方面是他创作出了许多深入人心的经典作品,另一方面,也和他的人生经历、人格魅力密不可分。彭敏在写苏轼时,重点书写了他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表现出来的乐观旷达,显示了坚持的可能、前行的力量。苏轼的幽默个性、吃货属性,又是那么接地气。他所提供的人生叙事、价值理念,契合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普遍情感,所以为人所崇敬和喜爱。
是的,没有谁的人生全是春风拂面,锦绣花开:诗人有诗人的命途,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快乐,拼搏向上、不断变好,才是所有人永恒不变的人生目标。
□ 米丽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