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通大学着力弘扬‘火车头’精神,努力塑造‘新铁军’形象。力求‘行业能行、赣事能干’。服务行业,铁路线是主干线,做铁路上的干将;服务地方,赣道是主干道,做赣道上的铁军。”8月28日,华东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柳和生做客大江网演播室,围绕推进优势学科建设、落实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介绍华东交通大学如何全力服务交通强省建设,成为“有特色的异军”。
华东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柳和生(右)在访谈现场。舒言诚摄
做强交通特色 平均每公里中国铁路线上就有1名“华交人”
“我校坚持以差异谋优异,以特色求出色,做有特色的异军,谋求异军突起,大放异彩。”谈到推进学校优势学科建设,柳和生表示,“华东交通大学将以主题教育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举全校之力做优做强交通特色主干学科。”
为此,该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和一流专业建设,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4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专业入选省一流专业,其中一流专业建设点数占招生专业数的86%,交通运输类主专业和具有交通背景的专业全部入选一流专业。1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通过率全省第一,在第二轮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82%的专业排名全省前三,91%的专业获评星级专业点,占比排名全省第二。
同时,该校紧扣国家所急、江西所需、学校所能,持续优化学科布局,深耕学科特区,打造高峰学科,集众智、聚众力组建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冲击国家一流学科突击队,不断健全学校有品牌、学院有重点、学科有特色的“大交通”学科体系。
据介绍,该校3个学科连续两轮入选省一流学科,2022年度考核全部获评“优秀”。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学校上榜学科数和档次均取得新突破,省一流学科全部实现提档升级,学科整体实力明显提升。学校每年毕业生有40%在行业建设一线就业,平均每公里中国铁路线上就有1名“华交人”。
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共同体 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近40亿元
“我们认为,行业类地方高校,服务行业是念好‘天经’,服务地方是尽到‘地义’。念好‘天经’,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尽到‘地义’,与地方产业‘善交善通、并轨并道’,力求‘行业能行、赣事能干’。”
当记者询问如何以高质量科技成果服务好江西时,柳和生介绍称,学校大力实施科研成果从笔头到地头、从纸面到地面的“头面工程”,深化实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让校企合作能起效、见奇效。为服务“省之大计”,校企联合成立大战队、开辟大战场、展现大作为、产出大战果。
据了解,该校分别与省交通运输厅、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等多家省内行业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强力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共同体。合作成果在南昌红谷隧道、昌景黄高速铁路、九龙湖过江大桥等重大工程中应用,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近40亿元。该校紧密对接的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有力推动了江铃集团新增产值24.4亿元的“轻型车桥关键技术”、节约成本9.6亿元的“环境振动预测及减振技术”等840余项技术和成果转化落地。
此外,与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开展的软岩地层地铁盾构隧道施工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等6个项目,实现了技术完全智能巡航、机械设备自动化,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使南昌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盾构机智能化控制的城市。
打通就业门路 提供就业岗位近3万个
“做就业工作,我们始终不将就,当功业做。坚持将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柳和生表示,就结果来看,学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常年稳居全省前列、多次位列全省第一,先后获评全国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等荣誉称号。
据介绍,该校以“火车头”党建品牌培育项目“12306”就业工作体系为牵引,形成了“学校-部门-学院-班级”四级联动,部门、学院、辅导员、教师全员参与的“大就业”工作格局。建立校领导带队访企拓岗常态化机制,针对2023届毕业生开展访企拓岗90次,引入招聘企业786家、提供就业岗位近3万个。
此外,该校建立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台账,摸清就业意向,保持动态跟踪。871名困难毕业生获就业求职补贴,实现就业帮扶全覆盖。该校组织开展教育部“宏志助航计划”,助力全省9个设区市36所院校900名困难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万礼妍、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涂文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