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沈冠楠报道:近日,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引发全国关注。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他们之中有着许多年轻的面孔,为了保卫身后的祖国和人民,毅然奔赴异国战场,抗击美帝国主义。
2023年5月,江西省档案馆启动在赣志愿军老战士口述历史项目,截至11月底,已记录了一批老战士的抗美援朝经历。现在,让我们走近欧阳煌、严龙昌、李光华三位老战士,回顾那一段烽火岁月。
欧阳煌,93岁 入朝时间:1951年1月
来自江西赣州的志愿军炮兵战士
在抗美援朝战役中,有这样一支兵种,在战争中学习、不断发展壮大,为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这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部队。轰动世界的上甘岭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一战成名,给敌人以沉重打击。美国战地记者坦言:“上甘岭战斗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大炮发挥了惊人的作用!”
93岁的老战士欧阳煌亲身经历了那段光辉岁月。他是江西赣州人,1949年8月,18岁的欧阳煌参加土改征田队。“队长看我年轻,就说:你去当兵吧!”此后,欧阳煌于1950年被分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119师高炮营一连,担任高炮教员,1951年1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40军119师高炮营一连入朝。
由于高射炮兵是一个技术兵种,测距定向需要掌握三角函数等基础数学知识。在入朝前,欧阳煌等几名高炮教员被送到沈阳高射炮兵学校进行突击培训。“学习了两个月,回到部队训练了一个月,就去朝鲜了。”欧阳煌回忆称,为了便于学习高射技术和计算技术,当时每个班都分配了两名“文化兵”。
欧阳煌提到,当时高炮部队使用的主要是苏制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可以连续发射,可以说是‘鸟枪换炮’,大家都很高兴。”
高炮打游击,击落第一架美军飞机
进入朝鲜后,欧阳煌所在的高炮营遭遇的第一个问题,便是交通困难。由于高射炮沉重,需要用汽车将其顺利运至战场。为了不惊动敌人,战士们通常夜间行军,白天就隐蔽起来。甚至,敌方一有“风吹草动”,汽车就要停下来,以免惊动敌人。欧阳煌还记得,有时在爬山途中,遇到以上情况,也只能顶着严寒的天气,在山林中暂停,个别时候遇上雪天,车炮陷在泥雪中,还要靠战士们用人力推着前行。“虽然是机械化行军,但并不比步兵轻松多少。”老人感慨道。
战争中,欧阳煌和战友们被分配到的任务为:在后方保卫司令部、医院、桥梁的安全,即保卫后方的“对空”安全。平时火炮放置在阵地掩体内,当出现有利战机之时,战士们便会迅速拉出火炮,迅猛地对敌方进行火力打击。
击落第一架美军飞机的经历让老人至今印象深刻。“敌机不敢平流层飞,一直技术性飞行,很难打中。”想要击中,就需要根据目标移动的方向和速度,计算出提前量。根据连长的建议,战士们决定“打游击”。“因为它(敌机)不敢往我们经常走的路线飞,我们就提前到它的路线上去埋伏,等敌机飞到跟前,突然朝它开火,就击落了这第一架。”这一刻,由于太激动,当年的欧阳煌兴奋地跳了起来。
抗美援朝期间,欧阳煌所在的高炮营共击落敌方飞机23架,战士们将对祖国的满腔热爱转化为猛烈的炮火,给敌方空中力量以沉重打击,并有力支援了我方地面部队作战。
冒着枪林弹雨修炮,曾和死亡擦肩而过
在欧阳煌背部,有一道20多厘米的伤疤,这是一段负伤经历的见证。
由于连队里没有修理工,当前线高射炮一旦出现故障、卡壳等情况,作为高炮教员的欧阳煌,就需要从指挥所跑到阵地上修炮,如遇上敌方飞机轰炸阵地,则更加危险。
那一次,欧阳煌结束修理工作后,留在阵地上与班长聊天。这时敌机来了,战士们上炮盘,欧阳煌就在底下帮忙观察飞机轨迹。彼时,一架敌机突然朝着他俯冲下来,机翼冒着“火光”。欧阳煌见状赶紧蹲下,背上“砰”的一下,就挨了一发子弹。“我还以为附近有子弹爆炸,把土震到我身上,觉得疼就往后抹了一下,然后看到满手的血。”
万幸,这发子弹擦着皮肤打过去,虽然留下20多厘米长、3毫米深的伤口,但并没有危及生命。欧阳煌被送到阵地医院后,由于伤口太大,做了手术,医生提出“全麻”缝合对身体伤害大,建议他回国修养。欧阳煌拒绝了,因为他担心伤好后回朝鲜找不到部队。
1952年6月,欧阳煌回国,转业后任江西第五机床厂工会主席,1991年退休。回首70多年前的峥嵘岁月,老人说:“只要苦学,都能学会。原本都说高射炮是比较复杂的技术,没有文化的人不好学,实际上很多战士慢慢学也学懂了。艰苦的外在条件并不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代年轻人应该向他们学习。”
严龙昌,94岁 入朝时间:1951年10月
坑道就是他的“战场”
1930年1月,严龙昌出生在湖北仙桃。1951年5月,他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参军入伍,并在1951年10月,跟着部队从辽宁丹东出发,前往朝鲜战场。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伴随着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徒步半个月后,严龙昌和战友们抵达朝鲜驻地,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19兵团六十四军工兵连,主要工作就是“打坑道”。
坑道,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探索出的防御工事,从1951年6月志愿军在阵地上构筑大量“猫耳洞”式的防炮洞,到逐渐发展为坑道式工事,广大志愿军战士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
工兵连主要承担坑道开挖任务,战士们靠着铁锤、钢钎等工具,为构筑稳定的防御工事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坑道形状的不规则性,每开出凿出一段,坑内弥漫着烟雾,久久不能消散。曾经有一次,严龙昌和战友们刚刚炸出一段坑道,因为时间把握不准,他提前进入坑道,被烟雾呛得昏了过去,幸亏班长和几名战友进坑道将他抬出来。还有一次,在敌军空袭的过程中,严龙昌左大腿内侧被子弹打中,身受重伤。
从1951年11月入朝到1953年7月回国期间,由于在战场上英勇顽强、表现突出,严龙昌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其中一次是因为挖坑道提前两天完成,被授三等军功。
“发扬爬山精神”
今年7月,严龙昌将自己珍藏70年的一本英雄手册捐赠给江西省档案馆。这本小小的红皮册子,是1953年被统一发放到立过军功的志愿军战士手上的,其上还印制了当时的功臣代表合影,弥足珍贵。1953年上半年,严龙昌入党,上党课时,他就用这本英雄手册抄写笔记。
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1953年7月,严龙昌随部队归国。回国后,他于1956年退伍,1959年进入江西省电力建设公司,之后定居南昌,1981年退休。
抗美援朝的经历和数年军旅生涯,对严龙昌的人生产生重要影响。转业后,在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他总结出,只要不畏惧吃苦,不怕牺牲,任何问题都可以克服。
老人认为,当代年轻人做任何事情,想轻轻松松、舒舒服服是不可能的,必须发扬“爬山精神”,不惧艰苦、奋勇前行,勇于去攀登人生中的高峰。
李光华,90岁 入朝时间:1951年
他在朝鲜战场上救死扶伤
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距离李光华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已有72年。90年前,他出生于江西兴国县的一个农民家庭。谈及是如何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的时候,老人说,这与一次特殊的“招生”有关。
1951年5月,18岁的李光华还在学校念书,恰逢相关部门来学校招生,号召参加军事干部学校,投身到抗美援朝运动中,要求是“有一定的文化”。
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精神的鼓舞下,李光华毅然报名参军。由于个子小,他被分到卫生部队,成为一名卫生兵,并在之后被送往军医学校进行短期培训,学习一些初级医疗救护技能。培训结束后,李光华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
时隔多年,老人对朝鲜战场的残酷仍记忆犹新。当时,前线投入的兵力多,伤员也多,需要大量的救护工作,李光华和卫生兵战友们用手中的急救包、夹板、绷带等医疗用品,去救护伤员。关于这段经历,老人谦虚地说,他只是做了些简单的医护工作。
“五大战役”后,美国不得不接受停战谈判。1953年7月23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在朝韩边境的板门店举行。历时两年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以正义之师行正义之举,赢得了伟大的胜利。忆起当年,李光华一席话掷地有声:“中国人不是好惹的,你把我们惹翻了,我们也不客气!”
从卫生兵成长为医学专家
回国后,李光华选择继续从医。1955年完成学业后,他被分配在第四军医大学二附医院工作。
1959年,李光华随部队进入西藏。在藏期间,他救护战友近千名,将多名重伤战友从死亡线拉回。曾经有一次,一名战友被枪打中胸口,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下,情况非常危急,多亏李光华沉着应对,迅速为其包扎止血,才让伤员得以安全转送至后方医院进行手术。因这次救护成绩突出,李光华荣获三等功一次。1962年,李光华随部队进驻新疆,这期间,他也因工作成绩突出,获通令嘉奖一次。
1978年,李光华转业到江西省卫生防疫站从事预防医学工作。在省防疫站期间,他先后评为先进工作者、厅机关优秀党员、主管科室工作先进集体等,设计并实施了《江西省丝虫病防治研究对策与实践》课题,为江西省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作出了重要贡献。1993年全国丝虫病专题委员会议召开时,李光华作为江西代表出席,本人传略被收入人民画报社组编的《共和国专家成就博览》(世纪珍藏版)。
如今,李光华已从一名保家卫国的志愿军战士成长为有着50年党龄的中共党员、济世一方的医学专家,他的人生轨迹真正诠释了何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共产党人的“国之大者”。
图片均来自江西省档案馆“口述历史”视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