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传艳(广西桂林)
据中国青年网报道,近期,由于天气严寒,献血人数骤减,全国多地接连呼吁市民献血。比如12月15日,山西运城市中心血站发布倡议书,倡议全市爱心市民和团体积极献血。此外,山东潍坊、河南新乡、湖南岳阳等多地血液库存告急。对于可能到来的“血荒”,多地呼吁市民伸出手臂,捐献血液,挽救生命。
因气温下降,有些民众不愿外出,加上大学生放假、异地职工返乡过年等原因,导致冬季成了献血“淡季”。而因气温低,手术切口不易感染,很多患者会将手术定在冬季做,冬季又恰恰成了用血“旺季”。这一“淡”一“旺”,对照出冬季用血的严峻形势。
当前部分地区气温断崖式下跌,雪地路滑,北京积水潭医院摔伤骨折病人数量急剧增加。随着寒潮快速扩散和向南迁移,或许会有更多地方出现类似现象,从而加剧血液供应紧张程度。
现在或许是冬季“血荒”刚刚冒头的时候,对于可能出现的更加严重的“血荒”,各地血液中心及医疗机构应做好形势预判,并尽早采取针对性措施,广泛动员和组织市民献血。同时,到当地职能部门、事业单位、国企等地开展无偿献血活动,最大限度地扩大血液库存量。
提前做好应对准备,还有很多办法可想。比如对于部分可灵活安排的手术,应尽早安排,以避开用血高峰。针对天冷民众不愿意外出献血的情况,可采取上门采血等方式。还应多出台一些临时性激励措施,比如发放交通补贴、误工补贴等,动员民众献血。对于结构性“血荒”,如甲地A型血充足但B型血紧缺、乙地则正好相反,则要强化地区协作与血液调配。对于因冰雪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血荒”,其他受影响较小地区则要做好血液支援。
凡事预则立。只有提前进行形势预判并做好相应准备,才能做到血液有库存、心中不慌乱。即使血液库存出现告急,快速高效的前置性预判和充足的准备,也可将血液紧缺程度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