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西湖区紧紧围绕指数达标总体目标,积极引进水、气2个专业团队,打好污染防治“组合拳”,实现大气综合指数全市中心城区排名第一;环保督察整改销号率排名靠前;医疗机构环评历史遗留问题取得突破并全面规范;油烟反弹问题大幅改善;低碳示范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打好蓝天提升攻坚战
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3.8%
“现在骑电动车在路上行驶,几乎感觉不到灰尘,我们这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西湖区绳金塔街道耶苏堂社区居民李梁量开心地说。
今年以来,西湖区在5个重点工地安装塔吊喷淋降尘设施,对57块裸地、重点区域39家燃煤店、4台排放超标非道路移动机械完成整改,登记了1527台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通过严格落实工地、道路积尘、裸地扬尘、散煤燃烧污染管理制度,加强移动源减排,PM2.5浓度显著下降;以餐饮油烟监管治服一体化项目为抓手,建立健全问题交办处理流程,打造“线上线下监管一体化”的工作格局;对餐饮油烟问题进行调度,油烟排放月超标天数大幅降低。
“我们以‘三化’建设为抓手,‘六好’党组织为目标,制定了《西湖生态环境局作风效能建设实施方案》《2023年西湖区生态建设提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工作方案,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协调推动全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整治等重点工作。”南昌市西湖生态环境局大气股股长万彦涛说,市民在呼吸清新空气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城市环境管理的日益优化。
今年1月至11月,西湖区PM2.5累计浓度为28.5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3.8%,同比上升4.9个百分点。
打好碧水提升攻坚战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100%达标
“水干净了,绿化也很好,清晨在抚河公园锻炼身体,很舒服。”西湖区抚河公园附近的居民张九发开心地说。
“我们坚持源头防治,科技先行。”南昌市西湖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股股长刘家玮介绍,西湖区在全市率先对辖区存在的暗河进行进水、出水监测分析,并出具分析报告,为辖区暗河的治理提供科学技术分析支撑。同时,在全市首次使用引进源头活化+生态滤料+沉水植物相结合技术,提升孺子亭公园西湖水质。
为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西湖区通过日常巡查、联合执法、普法宣传等工作增强周边群众及游客水环境保护意识。今年前11个月,该区出动执法人员100余人次,劝离钓鱼、游泳、洗衣人员400余人次。红谷隧道断面西湖区出境断面水质持续达到Ⅱ类水质,两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100%达标。此外,该区以排查监测为先导,开展溯源分析、分类整治,形成联动机制。今年以来,该区针对城市水体、问题排口下发督办函32份,整改问题65件,上报的77个部级排口基本整治完成。
打好净土提升攻坚战
确保地下水质达到Ⅲ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下,同样需要拥有优质土壤环境。今年以来,西湖区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全力摸排周边可能对地下水水质安全产生影响的污染源,确保地下水国控考核点位质量总体保持稳定,达到Ⅲ类地下水质标准。同时,加强对固废和医废的监管工作,依托南昌市工业固体废物监管平台,对辖区内的汽修店进行执法检查。
“为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我们建立了Ⅲ类医用射线装置利用单位的常态化监督机制,通过指导和督促,确保相关单位切实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南昌市西湖生态环境局局长徐晓峰介绍,他们常态化开展环保督察“回头看”,坚持一手抓迅速治标,一手抓源头治本,确保问题“零”遗留、整改“零”容忍、处理“零”放过,及时发现问题,立即采取行动予以改正,确保公众和环境的安全。
截至目前,西湖区已对辖区内7个建设项目进行了土壤污染初步调查,在西湖区25家大型医疗机构和医废贮存场所开展信息化管理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