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近年来,南昌市红谷滩区持续推动文明城市创建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令城市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不断改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文明花开,幸福满城。
积极创建夯实“文明之基”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深耕细作、久久为功。
多年来,红谷滩区始终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紧抓文明建设工作。每年春节过后不久,该区都要召开全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动员部署会,总结过去,开启新篇。
在今年的创建工作动员部署会上,区城管执法局、卫东街道、红角洲街道、区交警大队先后作了表态,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创建目标。
区城管执法局局长李伟杰表示,今年红谷滩区将紧盯重点攻难关,聚焦差距补短板,狠抓基本面、实施大整治、运用新手段,尤其是通过实施“管创融合”模式,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狠抓基本面,指的是常态化开展环卫‘三合一’绩效监管,着力解决城市环境保障不及时、不全面的问题;实施大整治,则是针对2022年存在的市政设施损坏、空中管线凌乱、垃圾广告乱张贴、烟头乱丢、黄土裸露等情况,开展专项整治。”李伟杰说。
从区本级到社区,从年头至年尾,红谷滩区对文明创建工作常抓不懈。
厚田乡通过政府牵头、志愿服务、群众参与,构建“三位一体”的创建工作体系,充分激发群众开展文明创建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确保文明创建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凤凰洲街道积极打造社区协商“阳光议事”品牌,解决群众身边各类文明创建“小事”。
…………
找准自身优势特色、抓住关键持续发力、创新运用创建载体、充分发挥群众力量……红谷滩区各地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让文明之光照亮城市、文明风尚浸润人心。
惠及民生筑牢“文明之本”
抓住治理末梢,下好绣花功夫,红谷滩区文明城市治理精度在不断提升。
小区出入口整洁美观、人车分流,户外健身区域井井有条……走进位于沙井街道的二六六大队小区,舒适的居住环境令人心旷神怡。而在一年多前,这里还是“小区道路两边停满了车辆,消防车难以进入,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的问题小区,不文明现象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
为回应群众对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期盼,沙井街道依托“红谷连心会”平台,将消防通道堵塞、停车难问题纳入二六六大队小区改造工程。改造中,全面清理“僵尸车”,结合公共空间整治、废弃绿化带改造腾出空间,增设更多停车位……随着一桩桩民生小事得到妥善解决,小区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居民连连点赞。
公共服务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创建中,红谷滩区聚焦公共服务供给,让更多的创建成果惠及群众。
在红岭农贸市场,宽敞整洁的购物通道、整齐划一的经营摊位、丰富多样的经营品种,无不令人耳目一新。据了解,智慧是该市场最大的亮点。通过智慧赋能,该市场集数字化市场管理、多元化支付体验、食品安全溯源体系、价格实时监控体系于一体,让人与科技、人与市场充分互动,增强了顾客的体验感。
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红岭农贸市场内,一个个看得见的变化、感受得到的进步,让市民在家门口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近年来,围绕教育、医疗、政务服务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红谷滩区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该区加快推进与知名院校合作办学办医,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去年,该区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12所,新增学位7100余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江西医院等3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启动建设,卫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九龙湖街道鸿玺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外开放。同时,该区全面推行“网上办”模式,网上可办率达100%,全程网办率达90%,便利了市民生活。
更加高效的治理、更加合理的规划、更加暖心的服务、更加和谐的生态……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推进,红谷滩区一张张“城市名片”被擦亮,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百姓的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以德润心锻造“文明之魂”
文明新风,润物无声。
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重在建章立制,让文明常态畅行。
以往,在红角洲街道润溪村,村民每逢喜事,少不了大操大办。如今,润溪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对婚礼、丧事的宴请人数和桌数、违约处理方式等作出了明确要求,同时提供公共场所用于村民安排宴请,以前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得到明显改善。
“村规民约建立后,发生事情大家管,解决问题有制度,不仅风气文明了,村民关系也更加融洽了。”润溪村村民罗建明说。
近年来,红谷滩区更是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为阵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
3月5日,一场以“学雷锋事迹,画雷锋风采,践行雷锋精神,展现少年风貌”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在生米街道同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社区群众在活动中分享雷锋故事,传承雷锋精神,氛围浓厚。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红谷滩区通过整合资源,创新实践,在成立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的基础上,先后组建了27支行业性志愿服务队伍;各乡镇(街、处)、村(社区)均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共计177支。由此,红谷滩区实现了志愿服务队伍的“横向+纵向”全覆盖,每年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3000余场。(刘磊)